法,是想过养鸡的,但这不太成功——在没有现代医药、现代消毒设备等等的情况下,其实不太好搞大规模养殖,许盈在豫章的是时候想养猪也没有办养猪场,而是鼓励庄园客每家自己养,他出猪种和便宜卖的酒糟做猪饲料,只要求最后庄园客将猪固定卖给他。
这等于是化整为零,规避了养猪场可能的猪瘟等问题。
许盈解决了蚯蚓养殖的问题,成功让鸡能够少吃粮食(这年头粮食很贵),多吃蚯蚓,大大节约了养殖成本,但却没能解决大规模笼养带来的其他问题。
古代也有专业养猪、养鸡发家致富的人家,但这种规模化养殖和现代人想的‘规模’绝对不是一回事。所以许盈想的很好,最终却只能达到比如今家庭养殖大一些的规模,而无法达到现代养鸡场,哪怕是乡下小养鸡场的程度。
后来养蚯蚓的技术传回了建邺,倒是在建邺周边分散搞了好几个个养鸡的地方...供应建邺总是好买卖。
真正在长城县这边做起来的是养鸭,此时专业的养鸭人已经挺常见的了。而且许盈也是在此时才知道,大家平素吃蛋,多的是鸭蛋,鸡蛋很少。普通人家,特别是南方的普通人家,养鸭的非常普遍,养鸡反而不多。
一般人家养两只鸡,平常可以放在草丛里散养,用不着家里出粮食。但稍稍多养几只,小户人家门前一亩三分地就不够鸡去啄了,平常觉得鸡能吃多少,其实观察过的都知道他们很能吃!百来只鸡把一个小山头啄秃了再正常不过。
在南方养鸭则不同,鸭子可以去水里找活食,南方水网密集,这是天然条件好!家里就算是养了一群鸭子,也只要有个孩子可以看着,像放牛一样牧鸭就可以了。
而且,环境合适的话鸭子下蛋其实比鸡多,为什么鸡蛋会更主流?许盈猜测可能是鸡更不‘挑剔’。鸭子下蛋是需要水里‘活食’的,这在现代社会也一样!村里养的鸭子,哪怕是圈养,想要它们下蛋,也得每日主人去给捞水藻、活食,不然就没得蛋了!
左右这个时候没有饲料,也很难笼养,在水乡之中,倒是养鸭更靠谱。
许盈又不是个头铁的,知道这一实情之后很自然地就停了养鸡,换成了养鸭...于是原本想的鸡蛋补贴,也变成鸭蛋。
学子们平常鸭蛋消耗多,而等到鸭子老了,下蛋少了,鸭子自然要被宰掉。这种鸭子肉很老了,又因为下蛋,几乎只剩下一层壳子,怎么做都不会好吃。所以在食堂一般拿来炖汤,和腌制后的莱菔一起炖,正是后世的老鸭酸萝卜汤!
每年有几次宰鸭吃鸭的机会,渐渐的,这‘老鸭酸萝卜汤’也算是太平书院的‘名菜’了。
想必,多年以后,学子们离开书院,各自分散,这‘老鸭酸萝卜汤’也会和宿舍、老虎灶热水、晨练、书院银鹊冠等等一起变成影响学子一生的回忆。甚至成为一个‘典故’也不奇怪,历史上多的是类似的情况。
“哼,不论羊肉羹、鸭子羹,我都要!”想到老鸭酸萝卜汤的酸酸的口味,林正则突然觉得碗里的蒸肉不香了:“左右明日是三月三水边拔禊的日子,书院放假,许咱们外出踏青!到时候哪里去不得?长城县酒舍羊肉做得,鸭肉也做得!”
今天书院里的氛围相对‘躁动’,就是因为明天有假期。就和后世的学生一样,放假前一天总是有些飘的。
“说来也有些古怪,外头用的鸭还没食堂的那么老柴,为何鸭子羹反而不如食堂风味了?”最后放回碗碟的时候,发愿明天要随便吃喝的林正则又忽然有了这种感慨——他没有说的是,在家时这种感觉更明显!家里大鱼大肉无一不是精挑细选的,他却反而觉得腻,根本没有在书院食堂时的滋味。
“大概是太过精细,反而失了食物本味?若冲先生在《吴中清味》中不是说过这个?”齐子舆如今也是许盈的粉丝了,许盈的文章他当然也会看。而《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