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渠道铺展开,见到檄文的有人弃之若履,有人热血沸腾,而更多的人,好奇这曹孟德是何人,也有几个人,却从这份文书字里行间之间看到了一个人。
荀彧,荀文若。
他站到了曹孟德这边。
这是他个人行为,还是颍川荀家的选择?
信息太少暂时无法判别,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曹孟德能被荀文若所选择,定有他的过人之处。
一时之间,看似平静的天下间,文人间均都暗潮汹涌。
曹孟德之名,和他的这份檄文,比之原来传播到了更多的地方,盖因这次他……有钱了。
曹纯、曹仁二人的到来,除了士兵、粮草外还带来了军费。
这给了荀彧更多的可操纵空间,他命人通过多种手段将檄文铺展开来,而且尽可能得将手伸向了没有被世家大族所掌控的那些城市。
荀彧的目的很简单,檄文其实就是表达一个态度,虽然这事曹操起了个头,但是若真是组成了联军,曹操底牌不够,必然不可为主导。
这是劣势,却也是优势。
盖因世家豪门林立,人才济济,但是就荀彧所知,还有很多人才散落在乡野之中,不是不想出仕,而是知道就算自己有经天纬地之才……明主却只有几个,就算去了也说不上话,不如再等等,再多看看,好寻得一个合眼缘的主公。
荀彧了解自己的友人们。
以他们的个性,若是猛然发现自己投了一个主公,定会有不少心生好奇。
只要好奇了……就会有了解的欲望。
荀文若垂手而立,笑得光风霁月,却叫守门的兵士在禀报后硬生生得后退了一大步。
然后他颇有些莫名其妙得回了原地,噫!怪了,军师大人明明笑得很好看,但是怎么自己觉得还是不要靠太近比较好?
远在成皋的夏安然还沉浸在大生产当中,并不知道曹老板从一穷二白忽然一朝致富,走向了奔小康的幸福生活。
庞县令一声令下后,借口冬季屯粮之下成皋县就开始活动起来了,每日煮鱼骨的锅就没停下过。
夏安然制骨粉并不背着人,但是大家也就是看个新鲜……因为夏小郎君极力推荐的那些个撒骨粉的好处,他们不需要啊。
抗旱……现在有水车。
抗寒……冬天大家都不种地。
所以村民们纷纷借口如今用量不大,小郎君你自己先用吧拒绝了夏安然的安利。
一次两次后,夏安然也明白自己这是又被当做小孩子对待了,当下气哼哼得捧着骨粉回了庄子,对着庄子里的土地使劲撒粉,充满了爆发户的气场。
什么麦苗还小不需要加肥?
肥多,撒。
什么胡瓜青菜本就长得不错不需要加肥?
肥多,撒。
最后制止他暴发户行为的是他最后的理性还记得肥料虽好,过量有害。
啧。
他默默将剩余的骨粉放了起来,准备等明年开春了再多开几块地。
夏父夏母留给夏安然的庄子占地中等,毕竟成皋县也算是皇城边上的地段,放到现代那就是六七环外,虽然比不上帝都,但是价格也便宜不到哪里去。
夏父夏母除了这里在别的几个地方还有庄子,就像现代人一般不会在房价最贵的地方买很多套房子,而是选择去相对比较实惠的地方买房一样的道理。
尤其是那些地方……夏安然默默给夏父夏母买房的眼光点个赞。
因为他们在现在还算籍籍无名的许昌、已经有些名气但是还算二线城市的邺城都买了一大块田地。
这两块地方,夏安然完全能够预料到在未来价值会暴涨。
许昌即为后来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的许都所在,邺城更是后来的晋五都之一。
夏安然自觉,只要坚定抱住曹老板的大腿,靠炒房地产他就能变成一个小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