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厂子里的大力配合, 不仅资料室的所有资料对他全面开放, 被他问到问题的工人,回答起问题来也兴奋激动的有说不完的话, 再加上这是厂子里布置的任务,上班儿下班儿随时都可以写,在这样便利的条件,良好的写作环境下, 莫小林这篇文章自然写得很快。
一个身残志坚的励志故事,因为工伤断了一只手的扎铁工人王定国同志, 用他仅剩的另一只手坚守住了工作岗位, 还比别人两只手都干得好,评上了先进,当上了劳模。
之所以选他, 是因为莫小林看到他那并不强壮的身体,一只残臂又瘦又小,另一只手却因为扛下了所有重担, 粗壮结实,肌肉虬劲, 这样身体比例非常不协调的一幕,让莫小林看得既心酸又敬佩。
虽然知道他这么拼命保住这个工作,肯定不是因为无私奉献和喜欢这个劳累又枯燥的工作岗位,不过莫小林觉得不用这么较真,只看人家的工作表现和身残志坚的励志经历,就足以写出一个无私奉献, 即使缺了一只手,也仍然要坚守岗位的坚强的工人同志。
他家里一个瞎眼的老娘,连火柴盒都糊不了。媳妇儿也是在农村找的,在厂子里扫了十多年的楼梯口还是个临时工,在加上一二三四五个孩子,想不拼命都不行,莫小林之所以选上他,也有看他家庭困难想要帮一把的意思。
虽然想要帮忙,不过莫小林也是综合各方面考虑比较了,又看王定国的确有故事,为人也老实勤奋有孝心,档案上没有污点,大家对他的评价也不错,这才确定了写他的。
毕竟莫小林这次塑造的是一个英雄人物,要是最后这个人爆出什么丑事或者污点,他这个写文章的也是得受牵连的。
所以莫小林对选人物的事儿还是很谨慎的,先是查档案资料,然后在邻居工友之间问话调查,最后还找他家人谈了话,把以后当了英雄要注意的形象品德问题交代了一下。
通过这件事,莫小林发现活着的英雄塑造起来相当麻烦,不仅要仔细调查他以前的事儿还要关心注意着文章发表出来以后他的表现。
莫小林可不想因为自己一篇文章,让一个本来踏实工作的老实人飘了起来,要是再造成点儿什么悲剧,那就尴尬了。
因为这些顾虑莫小林的第二篇文章就写了一个累死在工作岗位上的劳模,因为上一篇文章收集了很多素材,资料都是现成的,所以第二篇文章写得更快,第一篇文章还没有消息,这一篇就跟着寄去了报社。
写完了两个小短篇的英雄故事,莫小林这个月的任务算是完成了,工人们的注意力也被转移到了邮局和看门老头的小屋,大家翘首以盼等着消息。
趁着大家在阵子不再关注他,莫小林还上了几次黑市,偷摸买了点儿鸡蛋,卖了点儿粮食。
上次写文章的奖励虽然丰厚,却都是实物,并没有钱和粮票什么的,所以莫小林的荷包依然扁扁的,并没有多少私房钱。
再加上他早上想要多赖会儿床,一般都是在食堂吃的,中午和晚上两顿饭,节约出来的钱和粮票,还要去黑市换鸡蛋,换鱼和肉啥的改善生活,这么花费下来还真就剩不下多少了。
可现在他也娶媳妇儿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孩子就来了,已经感觉到生活压力的莫小林,现在也有了赚钱养家的动力。
暂时找不到别的安全来钱的路子,莫小林只好把空余的精力都投入到空间里那小小的一亩地上了。
特别是这一阵子写完了文章寄了出去,天天晚上都有空进空间侍弄土地了。
空间里没有四季之分,种的东西也容易存活,还不用施肥,要不然莫小林这个种地的新手也不能有这么好的收成。
红薯因为种的多长得快,收获的最多,而且收获了以后,稍微培育一下就能做种继续种,所以莫小林现在空间里有一半儿种的都是它,经常拿出来换钱的也是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