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国亮寄回来的二十斤大白米,苏南带着三个孩子一块,把米给磨碎了。中间,苏南还用钱在队里买了不少的粮食,都给这么弄了。
就跟之前藏顾老太那些粮食一样,苏南也将这些给藏了一大部分。于是,家里就多了几个半人高的土砖块。
平时的时候,就把它们当凳子用。又教三孩子,藏粮食的事情不许往外面说。
包括顾国亮来信来钱的事,苏南也不让孩子们往外面说。以至于顾老太和顾国华那边压根就不知道,苏南已经跟顾国亮通上信了。
其实这种事情,也只能蛮一时。
年二十八一大早,苏南跟着朱二嫂去了集市,买了两只老母鸡。见着鸭子便宜,也买了一只。
有了顾国亮寄来的钱和东西,苏南就想带着孩子好好过个年。
朱二嫂说她,“你这也买太多了。”
苏南就说,“孩子生下来都没吃过这些,今年头一年分家,我才多买些。”
见苏南都这样说了,朱二嫂就不说她了。
不过很快,朱二嫂见着集市上有什么干货啊 ,山货啊,都可着劲的买。就苏南背着的背篓,都装的冒尖了。
她又忍不住想说了,“过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苏南就笑,也不说话。
朱二嫂是个聪明人,哪还不知道人家没把自己的话听见去啊!想着自己说了,别人也不听,还是不招人嫌去多管闲事了。
买的东西多,孩子们却格外的高兴。
见着鸡鸭,顾小碗就说,“娘,我去给它们搭窝,这样咱们以后就有蛋吃了。”
往常每年,家里头也是养鸡的。只不过养的鸡下的蛋,苏南和三个孩子都是没份的。就算是做上桌了,那也是那母子俩吃,苏南带着三个孩子连看都不敢看。
顾小碗说着,就要去找稻草。顾小瓷和顾小多跟在她后边,准备帮忙。
苏南喊住了她们,“不用搭窝,这鸡咱们不养,留着过年吃。”
苏南还真不是说说,当天就抄起菜刀,杀了一只鸡给炖了。
炖鸡的时候,三孩子就守在灶火边,舍不得离开。等到鸡汤翻滚,热气冒起来的时候,香味更是飘的满屋子都是。
这年头,许是家家户户条件都不好,倒使得大伙养成了一副狗鼻子。
只消是住的近一点的,谁家要是弄了好菜,都不用去宣传的,大伙都能靠着鼻子给准确闻出位置来。
隔壁屋住着的顾老太和顾国华不用说,也闻到了。
没多久,隔壁屋就响起骂人声。
自打没收到顾国亮的汇款单,顾老太那边的气压是一天低过一天。时不时的,苏南打从堂屋走过,总能听到那边骂人。
大多数的时候,骂的是顾国亮。当然,她们这边也少不了就是了。
骂的多了,听的多了,苏南真的都懒得搭理他们了。最主要的还是,搭理了也没用。自打跟苏南杠了两次都惨败后,那边骂人都躲着骂了。
这会就是这样。
守在灶边的顾小碗就竖着耳朵听,时不时往那边屋看一眼,一副警戒的模样,看得苏南好笑,就说,“不怕,你奶奶和叔叔不敢再过来抢东西了。”
听苏南这么说,顾小碗放松了一点。
顾小瓷却眼珠子一转,一个鬼主意冒了出来。
家里的锅是那种老式的锅,一炖什么东西,热气就扑腾扑腾往上冒。顾小瓷这鬼丫头,从家里翻出来一把缺了口子的蒲扇,对着上面的热气就扇。
热气在她的扇动下,就朝着门口的方向飘去。顾小碗和顾小多见着了,居然也跟在顾小瓷屁股后面帮忙。
果然没用多久,隔壁屋里的叫骂声就更响了。再仔细一听,除了顾老太,还有顾国华的声音。
顾小瓷就更得意了,一个劲的冲着顾小碗和顾小多在那里挤眉弄眼的。
苏南看的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