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好事。”
赵王有些不耐烦的说道:
“范睢算个什么东西,寡人想要知道的是,究竟怎么应对白起?”
这个问题,让众人又是一阵沉默。
总不能说,直接正面和白起刚一波吧?
过去那么多想要和白起刚一波的,全都死翘翘了。
战绩摆在这里,确实不敢大声和白起说话。
蔺相如沉吟片刻,道:
“事到如今,也只有增兵前线,让廉颇大将军获得更多兵力,以防备白起的进攻了。”
平原君也道:
“对对对,从现在的情况来看,白起的攻势更多的还是针对魏国而去。”
“我们只要增兵之后守住上党郡,那就不亏。”
听着这些大臣们的话,赵王并没有任何放松的表情。
因为最关键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赵王道:
“那要是白起突然调转兵锋去进攻上党郡呢?”
这个问题一说出来,所有人都没法回话了。
赵王环视在场群臣,心中不由失望。
这些家伙,占据高位,却连为寡人分忧都做不到。
此刻,赵王分外的思念李建。
只有李建,每一次都能给赵王出主意。
最重要的是,李建的主意,总是能够解决问题!
李卿,你快回来,寡人还等着你给寡人出主意呢!
收到消息的第二天,李建就急急忙忙的离开临淄,回归邯郸。
和来的时候相比,李建的车队中少了二十二辆马车,但多了几十个人。
这些人,正是荀况,以及荀况的弟子们。
这些弟子,大部分都是少年,还有几个是八九岁的儿童。
通常来说,师傅教授弟子,都是在童年和少年时期。
成年之后的弟子,一般会选择在列国之中求职,就好像韩非李斯一样。
中午时分,队伍停下来吃午饭。
李建和荀况坐在一起,笑道:
“夫子这一次能随我前往赵国,将来必定是载入史册的盛世!”
教育的重要性,李建再清楚不过。
一个人没文化,他就会受穷,在底层过一辈子。
一个国家没文化,就会被更有文化,更先进的国家吊起来打。
接着就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甚至国家被灭!
儒家,是华夏古代对教育做得最好的流派。
其他流派,讲的是一个少而精。
师父找弟子,要精挑细选,一个师父往往只收一两个或者几个弟子。
但儒家,讲的是“有教无类”。
孔子门下弟子三千,到孟子等诸多大儒一路发展下来,如今全华夏的儒者早就已经以万来计数了。
相较于其他流派十几、几十上百个弟子的数量,儒家可以说是碾压!
这也是为何儒家能最终在诸子百家大战中胜出,压制了更会打仗的法家之原因。
我教十个弟子,未必个个成材。
但我教一千个弟子,再怎么离谱,也得有十几二十个成材的吧?
几代下来,儒家弟子膨胀式的数量爆发,造就了儒家人才的爆发。
李建要做的,就是给儒家这个机会。
让儒家,成为李建掌权的工具!
现在的儒家,还不是宋明理学那个离谱的儒家。
宋明理学,禁锢人的思想,为君主统治而服务,甘当君主的工具和奴才。
现在的儒家,那可是“以直报怨”的儒家。
是不服就干的儒家!
这样的儒家,唯一的缺点是战斗力不如法家。
法家的制度,对国力、军队战斗力的加成实在是太恐怖了。
但法家也有缺点,那就是一昧的用法家思想,就会陷入穷兵黩武的困境。
秦王朝的倒塌,正是法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