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事做,便批了公文,让他去了。
说来也巧,这个山村在京城北郊较为偏僻的山凹里。
北郊本来住户就少,如果不是陆含之在这边修桥,大概就可以用荒无人烟来形容。
哪怕如此,也有为了躲苛捐杂税而选择住进深山。
久而久之,山里也有了一个小规模的村落。
他们在山里自给自足,很少外出,与世隔绝。
本来生活的也算平安喜乐,直到有一天他们那里闹起了疫症。
一开始只是有几个老人病了,后来年轻人也开始生病,直到接连开始死人,他们才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
本来他们想自生自灭,却在连续几个月以来,在长京大河尚岸看到了朝廷修桥的壮举后,而生出了求助的想法。
人都想活,毕竟活着就有希望。
长孙媚别的爱好没有,就喜欢挑战这些旁人不敢挑战的事,事情越邪门儿,他越是感兴趣。
于是他带了几个人,就这么轻装上阵。
毕竟身为一个以身体作为武器的巫师,他也不需要带什么法器。
呈监正虽也有些担忧,但能给长孙媚点事做,好歹这几天不会再骚扰他了。
以他的各种经验来看,中原不会有过于难对付的邪祟,毕竟不是西域那种遍地养蛊的地方。
临走前长孙媚还去和陆含之打了声招呼,结果发现陆含之不在家,说是去接他那位表兄了。
确切来讲,应该是宇文琝和宇文珏的表兄。
东海被东瀛王占领,东瀛王已经被驱逐,下面的小喽啰就好对付多了。
再加上戎肃驰援东海,不过几天的时间,便将东海收复。
戎肃二十有七,未成婚,屡立奇功,却未有封赏。
就这样,戎家还一直压着他的功绩,不敢上报。
只因当今圣上忌惮戎氏,生怕戎家坐大。
戎家满门忠烈,封赏什么的,他们倒也不在乎。
只是连年打压,让忠臣寒了心。
好在他们也算守得云开见月明,经历了两次谋反的皇帝终于大彻大悟,把江山交给了戎妃所抚养的皇四子。
也将戎妃封为了皇后。
皇四子宇文琝,与戎后不是亲母子,胜似亲母子。
皇四子宇文琝与皇二子宇文珏,更是过命的兄弟情。
就只因宇文琝被封为太子,他们被押了多年的军饷,竟一下子就给发放了。
将士们难得得了饷钱,个个儿高兴的不得了,托有了探亲假的同袍把家用带给妻儿或老母。
戎肃意气风发,打了那么多胜仗,这是他最高兴的一次。
这次来城门迎接的人里,除了陆含之,还有宇文珏和宇文琝,就连戎飒都着了便装,悄悄躲在马车里等着。
他们这一家人,是真的太久没见了。
武将无诏不得回京,是为了防着武将私自回京。
试想一下,一个拥有万百雄狮调动权的武将,整天有事儿没事儿往皇帝老巢转悠,那他不得日夜辗转反侧?
远远的,陆含之坐于马上,披着厚披风,手里拿着望远镜,突然大声道:“来了来了!你们快来看!”
宇文琝一夹马腹上前,接过陆含之手里的望远镜,果然看到了一行浩浩荡荡的人马。
为首之人格外的英武俊逸,正是戎狄的长子戎肃。
戎狄四个儿子,长子戎肃,次子戎铭,三次戎朔,幼子戎爽。
哪怕是最小的儿子戎爽,才十四岁,也已经可以上阵杀敌了。
上天仿佛把戎氏的基因都点到了武力值上,所以在陆含之看来,戎家子孙往那儿一站,就是一座座小山包。
当然,有些夸张了。
戎氏儿郎并不显得壮硕丑陋,反倒是个个英气不凡。
如果长得丑,怎么可能世代出贵妃?
戎飒自马车里出来,果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