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衡封侯后,最高兴的就是沈氏和沐老夫人,沈氏还跟虞启昌嘀咕呢,“先前总觉得铮儿能袭爵,衡儿没有爵位,怪对不住他的。没想到他竟然这么出息,自己给自己挣了个爵位回来。往上数个几百年,也没人能赶得上衡儿。先前他六元及第,不都说他会是另一个方山长?依我看,衡儿比方山长还出挑些呢。方山长当年也没这么厉害。”
不说当年了,现在也没个爵位啊。
虞启昌心里也得意,面上却道:“你就是看自家人哪哪儿都好,衡儿能封爵,一大半是运气。论当官的真本事,他还有得学呢。哪里就比方山长厉害了?一时鲜花着锦不算什么,善始善终得才是真厉害。”
这倒也是。
沈氏收了脸上的嘚瑟,转而说道:“这段时间衡儿大出风头,没少招人眼红,他倒是稳得住,翰林院那边竟然也没传出什么难听话来。看来确实是长进了。”
能不长进吗?虞衡送礼都送了一圈儿了。这不是红薯人气最火爆嘛,除了国库就虞衡这儿有,虞衡也只能挨个儿送点给人尝尝鲜。
这就不像给萧蕴等人那样大方了,每人也就给了四五个,配上一点儿薯条,从目前红薯的抢手程度来看,也能算份厚礼。自来吃人嘴软拿人手短,翰林也是要脸的,虞衡本人确实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实打实的六元及第,又给足了他们面子,他们要是再不识相,学御史逼逼赖赖,指不定虞衡就学着虞启昌那话,让他们中个六元再说话,那岂不是自取其辱?
虞衡送红薯送了一大圈,也没忘了方山长。当初方山长还指点过他来着,虞衡可没忘记这份情。并且,方山长本来就是个爱种地的,这会儿有了个新作物,不得种地热情高涨亲自种上一小块?
虞衡自己也有私心来着,他靠红薯得了这个嘉秀侯的爵位,自然希望明年红薯能震惊世人,让大伙儿觉得他确实该得这么个爵位。
方山长虽然已经不再插手政事,安心办书院。但他的学生还在呢,早朝时金銮殿上站着的官员,一半是方山长的学生。要是方山长开口,他的学生还能跟他唱反调不成?
所以,虞衡送给方山长的红薯分量便额外多,除却自己吃的,送人的,剩下的再种个一亩地也不成问题,也算得上大手笔了。
这么一折腾,虞衡手里头的红薯也没剩多少了。原本留下的五百斤做种的,现在就剩了二百斤,再加上庄子上留下来的那些,估摸着大概能种个十亩地,已经算是富裕了。外头百姓才叫一个夸张,知道靖安侯府庄子上的佃户有红薯,都一窝蜂的跑去找佃户们,出高价买红薯,就为了提前种。
朝廷虽然说明年会推广,让百姓们也种上红薯。但京城百姓消息何其灵通,都把户部红薯的量给打听清楚了,统共也就一万斤。听着是挺多,但九个州再加京城来分,想家家户户都能分到,那才是做梦。
亩产两千斤,先种先赚。现在出的钱多一点,收成时候的快乐是旁人想象不到的。种了一辈子地,他们也想感受一下亩产两千斤的快乐啊!
佃户们也不傻,其他百姓能想到的,他们能想不到?再说了,靖安侯府对佃户们还是挺不错的,这几年又风调雨顺,佃户们的日子虽然过得并不是特别宽裕,也不差其他百姓给他们买红薯的这点钱。
这点钱能值当什么?红薯才是宝贝。坚决不卖!
一边拼命拿着银子想买,另一边疯狂拒绝说坚决不卖。一来二去,这红薯的价格不就越来越高,本来还是论斤卖的,到后来竟然发展到论个卖,简直就离谱。
虞衡都忍不住向系统感慨,“上辈子谁要是跟我说有人能为一点红薯抢破头,我肯定不信。万万没想到竟然在大宣见到了这样的盛况。果然,只要我活得够久,什么离谱的场面都能见到。”
【虽然但是,宿主两辈子加起来也没活多久来着。】
这就扎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