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赏光,今后要常来常往,也让我们多多亲近亲近。”田尔耕家里的管事老姜,就是锦衣卫。今天虽然没穿着飞鱼服拿绣春刀,可锦衣卫的腰牌就挂在腰上,明晃晃的。
“呵呵!簪花楼还是不要去了,我家开了一间叫做东来顺的馆子。吃食上倒是颇为独到,今天谢某人请客,让诸位老哥哥也尝尝。”谢有财笑着拱手。
“既然是谢老弟开的买卖,倒是要去捧场。放心,今后俺家的招待就放在东来顺。”
都是明白人,新开的馆子总是要有客人去捧场。今天谢有财说是请客,实际上就是试吃。就是不知道,这个东来顺儿到底是个啥东西。只要做得不难吃,场还是要去捧捧的。
“呵呵!既然这样,诸位老哥哥,请!”
东安门外大概两里的地方有一座三层的独楼,占地足足有六七亩。现在全都被高大的院墙圈起来,大气的楼宇没有飞檐斗拱显得方头方脑。不过外墙全都嵌进去大理石,都是在京城里面见过世面的人。可这样把大理石挂在外墙上,光滑如镜面一样的楼宇,还是第一次见。
一楼的门脸全都是落地大玻璃窗,里面散台上吃饭喝酒的散客清晰可见。门口有专门的地方停着马车,马也被牵到后院里面去。这样的建筑到处反光,看着就那么恢弘大气。
正门脸是四扇巨大的玻璃门,全都是白钢包边。门前挂着珍珠帘子,都是用的上等的珍珠,每一颗都有拇指甲大小。最奇妙的就是,每一挂门帘儿下面都有一个银子做的小铃铛。被风那么一吹,叮当声做响,好像有人在奏乐一样。
别的不敢说,就这门帘恐怕皇宫里面都没有。
正当中门头上高挂一张匾额,上面书写着三个大字。东来顺!
“东来顺?老弟啊,这是什么意思?”老钱昂着脑袋,看着匾额问道。
“我家大人来自辽东,意思是我们辽东来的人在京城做买卖,事事顺利。”
“哦,好兆头,好兆头。”老于秀才出身,对这名字颇为喜欢。
“老弟啊!你定的大理石,就这么用?”崔应元家的管事老钱瞪大了眼睛,崔应元家做的就是石材生意。从大理石到汉白玉都弄,不过汉白玉这东西,一般人家可不敢用。更别说是商贾,这地方用大理石倒是不违制。可这价钱……!
这年月大理石要从河南往京城运,别的不说光是运费有老鼻子银子了。在老钱看起来,这就不是往墙上贴大理石,而是往墙上贴银子。
“就是这么用啊!今后咱们的房子,外墙都是要这样。每个月,还得派出专人清洗。我家大人说了,这人住的地方第一要素就是干净。呵呵!”
几个管事互相看了一眼,都暗自下决心。不管怎样,房子盖好之后都得想办法弄上这么一套才行。这种房子住上一住,才不枉来人世间走一遭。
“欢迎光临!”刚来到门口,就有两个穿着干净的小厮笑着躬身,撩起珍珠门帘儿。
踏进门,所有人再一次惊着了。这地面上居然也都是大理石地砖,地面光洁如镜,走在上面却不滑。怪不得去年的时候,京城大理石价格悄悄涨价近一成。原来都铺到了这里!
“掌柜的,您来了。三楼包间,给你预备好了。”一个三十许人的家伙,亲自从里面迎了出来。
“好,带路。”自家的地面,谢有财还是气场十足。
白色大理石铺成的楼梯足足有一丈宽,两边镶嵌着黑色大理石围边。楼梯扶手用的是黄澄澄的黄铜,打磨得锃明瓦亮。一些傻不愣登的还以为是金子做的,对着栏杆流口水。很有一种撬一根回家的冲动!
上到了三楼,在这里更是可以远远看到皇宫门前的大街。隔着玻璃窗,看着就是通透。街市上做买的做卖的,还有挎着刀巡街的捕快。一阵风吹过来,扬起黄土冲天而起。街道上的人都掩住口鼻,有些还背对着大街冲着墙。
沙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