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小叔子啊,你好意思收钱?这钱拿着你不烫手?
……好像有点儿道理。
于是,宁大嫂不催婚了,反正劝宁波不着急,慢慢来,好男儿志在四方,与其沉迷于家庭,不如跟着县太爷养猪去!
不提那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的宁家众人,只说老朱家这边。
朱父朱母白日里刚知道了王香芹终于有孕的消息,原本对王香芹有着诸多不满的朱母也变了态度,她觉得旁的都可以搁在一旁缓缓,唯独生儿育女这事儿要抓紧了。眼下,王香芹终于怀上了,她自是高兴万分,一时间连给六郎相看媳妇这事儿都暂缓了。
——由此可见,她是真的特别开心。
结果,朱大郎就来报告新的好消息了。
“啥玩意儿?你媳妇又怀上了?不是……这生完孩子才多久啊?看大夫了?确定了没?多大月份了?”朱母在最初的愣神后,很快就回过神来,一叠声的追问了起来。
朱大郎是不善言辞,好在一问一答还是没问题的,磕磕绊绊的回答了朱母的问题后,没迎来朱母欢喜的笑脸,反而得了劈头盖脸一通骂。
温氏啊,她怀孕都两个多月了。
算算时间,那不得是她才生完不到四个月就又怀了上?关键之前也没好好养胎,哪怕大夫说这胎看着也挺安稳的,应该没啥问题,可亏了的底子却真的没那么容易补上去。
别说朱母了,王香芹听说这事儿后都惊呆了。
可惜,这怀都怀上了,再说这个也没啥意义了,又不可能让温氏把孩子打掉的,那眼下能做的也就是好好养着了。
“大哥回头去镇上请个大夫来瞧瞧吧,正好我也要请大夫,咱们俩家一起瞧。最好是再请个食医来,给开个调养的膳食方子。女人生孩子是大事,尤其是像大嫂这样的,可得仔细着点儿。”
也亏得家里如今不差钱,不然王香芹这话说出来就是挨骂的份。
这年头,乡下地头对待孕妇无非就是让吃捞干饭,偶尔添个煮鸡蛋,连一个月吃上一回肉都做不到的,更别提请那啥啥食医开方子了。
朱大郎不懂这些,低头想了想,也不知道想到了什么,面上忽的露出了放松的神情来:“那干脆明个儿我就跟四弟跑一趟镇上?四弟妹懂的多,连母猪都能伺候好,人肯定没问题。”
王香芹:…………
我就当你是在夸我吧。
镇上的坐堂大夫让跑一趟秀水村还是容易的,然而镇上只有最普通的疾医,并没有王香芹要的食医。县城里倒是有,可人家并不愿意跑那么远,想也是,食医啊,又不是生死关头救人的,真要是半点儿路都走不得,那也别找食医了,没用。
几经商议之后,王香芹打算等过了前头三个月,孩子稳当以后再去县城看大夫。
不过,在此期间,她还是努力回忆着上辈子听来的知识,给自己弄了一份妊娠指南。
啥东西能吃,啥东西不能吃,啥东西吃了对母体有滋补作用,啥东西可以促进胎儿生长发育……
值得庆幸的是,王香芹来自于一个信息大爆炸年代,哪怕她上辈子没怀过孩子当过妈,也被迫接受了一大堆的知识。加上她又养猪太多年了,不管怎么说,这不都是哺乳动物吗?
托她的福,温氏也过上了母猪般的好日子。
温氏犹记得多年前,那时的老朱家还没分家,她怀上了猪丫,眼瞅着王香芹把母猪伺候的那么精细,还吃味来着,没少在村里逼逼这个逼逼那个。时隔多年,她终于享受到了老母猪般的待遇……
可你说,她这心里咋就高兴不起来呢?
……
村里各家各户都有自己的故事,尤其随着春去秋来,转眼又是一年。
这期间,好些个未婚男女说定了亲事,男方家凑钱盖新屋的,女方家买布裁新衣的,每年到了特定的时候,村子里就会响起那熟悉的鼓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