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中,姜瑶已站起,与王庭芳和王清玄告别,那一抹雨过天青色穿梭过梨花树影,不一会儿消失在游廊里。
良久,他才“哦”了一声。
楚三郎闻言也不恼,只弯了弯那双过分曼丽的眼睛,笑着道:“不过,若一哥欢喜,纳了她便是,三弟不与你抢。”
这话一落,楚昭突然抬头,看了他一眼。
三郎君只感觉他那眼神如能照尽一切的光,似要将他一切腐朽与阴暗都照尽。
楚三郎面色未变,只摇着折扇,笑眯眯地看着他那一哥。
他那亲爱的好一哥只是起身,轻轻拍了拍他肩膀,留了句:“三弟,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说完,便已大踏步往外去。
楚三郎看着楚昭那颀长的身影顺着台阶而下,风猎猎吹起他的袍摆。
他扇子抵在唇下,漫不经心想:莫非,当真让一哥发现了?
也对。
一哥只是懒得管。
并不是蠢。
怎么办呢。
可不知为何,楚三郎君也并不害怕。
他只是看着那道背影,面前出现同样一道背影。
只是那道背影要更瘦些,更小些。
小小的少年,顶着一张鼻青脸肿的脸,举着一柄木剑,挡在一个瘦骨嶙峋、几近乞儿般的小小孩童面前,义正言辞道:
“你们可知他是谁?!”
“他是我北梁公府的三郎君,我三弟!”
“你们若敢再欺负他,喊他野孩子,先问过我手中的剑!”
小小孩童看着那道背影,只觉:真耀眼啊。
……
“真耀眼啊。”
三郎君眼仿佛被那沐在阳光里的背影所刺,眯起眼来。
他望着那消失在回廊里的背影,勾了勾唇。
这世上,有何人配得上你。
我的哥哥。
楚三郎低头,拿起楚昭不经意留在长案上的书卷。
翻开一看,封面是兵书,里面却是本游记,讲着各地的风土人情。
大约是主人欢喜,页边都翻卷出了毛刺。
楚三郎翻了翻,又将游记丢下了。
果然,不一会儿,就见一哥身边的竹青匆匆过来,在几案上看到那本册子,长舒一口气,道:“见过三郎君,这书…”
“拿去吧。”
楚三郎道。
“多谢三郎君。”
竹青立时高高兴兴地捧着书走了。
楚三郎看着,笑。
他一哥话少,倒是挺喜欢在身边放些话多、没脑袋的开心果儿。
……
姜瑶与王庭芳、王清玄坐了一会儿,便提出告辞。
王庭芳这人谈吐风雅,与她聊天,既肯安静地听,又言之有物,长得还十分好看,姜瑶是十分欢喜的。
再者,待在那,她能感觉王清玄不太爽快。
王清玄不爽快,她就爽快了。
可姜瑶又不敢待太久,生怕与王清玄待久了,自己这炮灰命又要发作,便干脆提出告辞,起身走了。
顺着抄手游廊,一路往回,不一会儿便到了之前长公主打发她离开的明心室——
主持方丈的禅室。
禅室外,申嬷嬷和肖嬷嬷一左一右,如同门神一般站着。
小阿芝待在庭院里,高兴地和银翘翻花绳。
这游戏玩这么久,她也还没厌,见阿姐过来,匆匆冲过来,非常有任务性地往她脸上一贴,又重新跑过去玩翻花绳。
姜瑶原想寻个地方坐下,想了想,还是去了明心室外等,还没等到长公主出来,却等来了楚昭。
楚昭亦站到了明心室外,两人分别与两个嬷嬷并列、却相对而立,目光一触间,姜瑶眼睛有些痒。
但她并未移开视线,抬头,发觉楚昭也未移开。
他正看着她。
那格外浓密的睫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