瑾娘虽然偶尔也会送饭菜来翰林院,但真的很少。一来是因为翰林院也有食堂,一应大小官员都在这里吃饭,包括翰林院掌院学士,有时候不耐烦回家了,也在这里凑合。瑾娘若天天送饭过来,担心徐二郎天天吃“小灶”不合群,所以就不敢做的太过分了。
二来则是因为,他们所住的柳树胡同距离翰林院有些距离,做好的饭菜拿到这里也变了味儿。所以综合考虑,瑾娘就很少让下人来回送饭了。
但偶尔家里做了新鲜的吃食,她想让徐二郎也跟着尝尝鲜,才会特意让人送来。
而今天的饭菜都是家常菜,其中也没有特殊食材,这样的情况下还需要特意送来么?
问是这么好,徐二郎吃着却很香。这口味他一尝就知道是瑾娘的手笔。瑾娘鲜少下厨,不过厨艺还好,虽然比不上专业的厨娘和师傅,但她做的家常小菜味道鲜美,倒是挺符合他的口味。
徐二郎吃的甚香,曲河则笑着回道,“说是四姑娘准备给老太爷老太太做身衣裳,但是缺了两色丝线,就上街来了。长乐姑娘也有心去铺子里买些罕见的药材,就跟着四姑娘一道出来了。”
徐二郎颔首,心中已经猜到瑾娘为何送饭来。
怕是他坐车去宫里时,经过朱雀街被翩翩和长乐看到了,两个小姑娘将此事转告给瑾娘,瑾娘担心他出意外,这才明为送饭,实际上是打量他的安危来了。
念及此,徐二郎就让曲河回去送个信,“告诉夫人,我稍后回家会去糕点铺子给她买些吉祥如意卷,再买些莲蓉糕,牛乳菱粉香膏,还有奶油松瓤卷酥。你问问夫人还有几位姑娘,看还想不想吃别的。”
“是。”曲河应声出去了,徐二郎慢条斯理吃了饭,又亲自己将东西收拾了,才泡了杯茶慢慢喝着消食。
等他一通折腾下来,已经到了下午上衙的时间,衙门里的其余大人也都醒来了,正吩咐各自带来的小厮打水伺候他们洗漱。
徐二郎去了集体办公的大堂,几位收拾好的翰林院官员看见他,俱都热情的和他打了招呼。顺带着亲热的寒暄,言语艺术的打探中午给陛下讲书一事如何,有没有犯陛下的忌讳,有没有得到什么赏赐?
赏赐……自然是没有的。犯忌讳,这个也没有,不然徐二郎也不可能安然无忧的站在这里了。
几个同僚没在徐二郎这里探听到有用消息,失望的叹口气回去工作了。
徐二郎则找到顶头上司,将已经完整一半的整理校对书稿递给对方,随后回去继续读书,继续整理文稿。
下午下衙时天色尚早,徐二郎被宿迁和李和辉约着去喝了杯茶。
宿迁和李和辉都是有分寸的性子,倒也没有详细打探他在宫里的举动,只是叮嘱他入了宫更要谨言慎行。
宿迁道,“我之前也在御前当过一次差。”那次还是被掌院学士带去的,为的是两个藩国来进贡,顺便想带回一些宣扬天朝上国礼仪文明的书籍回去。宿迁就是作为誊抄书单的人,被带进宫面圣的。那还是他自殿试和杏林宴之后,又一次见皇上。所以数来数去,这辈子他已经减了陛下三面了。
李和辉是皇帝的侄儿,因为皇帝心疼这个命运多舛,偏又才华横溢的侄儿的缘故,李和辉科举后得以常常进宫。或是陪陛下闲聊,或是陪陛下下棋。陛下对这个侄子的宠爱也可见一斑,不仅时常有赏赐下去,就连去行宫避暑几天,也不忘把侄子一道带走。甚至于,听说陛下如今已经开始操心李和辉的婚事了。
李和辉对陛下亲近,但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他常常在御前行走,应对自有一番章程,所以此时含蓄的提点几句,就已足够徐二郎和宿迁之后面君时使用。
几人并没有多做停留,喝了两杯茶就散了。
稍后徐二郎果然去了京城首屈一指的糕点铺子珍品斋,挑拣着里边还算新鲜,且热卖的糕点,每样都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