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46 章 三杰(2 / 4)

忙中出错。

在座的皆非酒肉朋友,闻言并不嫌烦,反而纷纷赞道:“谢兄考虑十分周全。”

宴后,众人相约下次一道游玩,听谢拾提及游学而来,欲与江南俊彦砥砺学问,便有人想了一想,与谢拾道:

“江南文风鼎盛,风流才子数不胜数,与别处不同。纵然是湖广解元,未必就能被高看一眼。谢兄欲叩开江南士林,当先寻敲门之砖。”

话说得委婉,言下之意便是江南士子大多眼高于顶,想以文会友,未必有人搭理。这样的傲慢,大部分读书人都很难接受。

然而他们的确有足够的实力如此傲慢。

昔年曾有北地某省解元往江南某书院一行,却在辨经之中被书院学子驳得面红耳赤,掩面而走。从此江南士子愈发得意,每每言及“北地某省解元不过是短中取长,南士若是能应考,解元之位亦手到擒来”。

湖广虽非文风不昌的北地,甚至可以被囊括在“大江以南”的“江南”之中,然而在许多江南士子眼中,依然不及江南远矣!

说话的人悄悄看了谢拾一眼,他面上不见恼色,只有淡淡的好奇:“敲门之砖?”

“没错。”严元浩目光一转,接过话正色道,“江南之地代有才人出。昔有乐山居士率‘吴中七子’名动于世,如今亦有‘江南二杰’。”

“区区不才,正是其一。”

说到最后一句,严元浩面上的郑重严肃之色散去,又恢复了嬉笑自若的神态。

谢拾几乎以为他在开玩笑。

听得旁人笑骂他“自卖自夸”,谢拾才意识到,严元浩所言并非玩笑,而是真的。

又听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补充,他终于明白过来。

此事说来与横渠文社有关。

横渠文社发源于江南,昔年吴中七子中,四人皆加入横渠文社,可见其声势!至于其余二人,非是不想入社,而是不能。

盖因横渠文社创建之初以“横渠四句”为宗旨,其中成员并非单纯的以文为友,而是以建功立业为己任。

以大齐制度,至少举人才有机会入仕,故而横渠文社的入社门槛便是举人功名。

有这条规矩在,尽管“二子”才华横溢,奈何只是秀才而已。

作为横渠文社大本营,江南士

子无不以加入其中为荣幸。

——不得不说,听到此处的谢拾尤为羡慕,心中不禁暗自憧憬,将来他一手创办的致知社也能有这样的一日。

而江南二杰,正是横渠文社中,年轻一辈才华最盛、名声最响的一小摄。若是得到江南二杰认可,谢拾这个外来客自然能以最快的速度获得江南士林的接纳。

至于具体如何做,倒也简单。

《致知集》这类刊物并非谢拾首创,横渠文社亦有一份《金玉录》,取自“书中自有黄金屋、颜如玉”,且金玉又有珍贵美好之意,恰可形容得以刊载其上的佳作。

《金玉录》不像《致知集》一样内容五花八门,而是以正经的应试文为主,与应试无关的诗文,只有做得极好才有机会登上。

因此谢拾要做的就是交一篇近期做的策论给严元浩,后者会帮忙带给其他人过稿,若是登上《金玉录》,自然名传江南。此时若想再以文会友,哪里还愁无人搭理?

听了众人一席话,谢拾肃然起敬:不愧是天下闻名的横渠文社,在江南之地影响如此之大!看来致知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至于“江南二杰”,作为横渠文社最优秀的年轻一代,谢拾自动对二人高看二分,不禁愈发迫不及待,欲要一会江南俊彦。

他倒不至于自惭形秽,心底反而生出一股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