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桂宫的事儿, 很快也传到了翊宁宫。
轻缈烟雾中,一身素衣的男子跪在蒲团上,他双目紧闭, 眉眼间门依稀可见昔日风华,现下却已刻上条条岁月的痕迹。
半晌, 他站起身, 在那桌案上的香炉里插.上几支香, 方才走出这佛堂。
“主子。”
妙音安静上前,相比其他宫殿, 这翊宁宫实在是安静得过分,他低声道:“听说余家公子要进宫了。”
戚君后摩挲着腕间门佛串,双目微敛,染着佛香的面容有几分悲天悯人的气度。
在院中石凳坐下, 瞧见桌上摆着一本佛经,他的眼底多了几分满意, 这才开口。
“妙音, 你唤我什么?”
与戚君后年纪相仿的男子一怔,片刻微微弯了脊背,极低地喊了句:“空音师叔。”
戚君后方才笑了:“你还该继续修行才是。”
声音悲悯, 语气里却不乏那高高在上的轻蔑。
妙音垂眸,却是恭敬应了声是。
这荒谬而滑稽的一幕, 倒叫人分不清是在幽静寺庙,还是在这红墙深宫了。
先帝在时, 戚君后尚且收敛几分, 只给自己取了个“空音”的法号,并将贴身宫侍的名儿全改了;待新帝登基,他便直接不准下人称自己为“主子”了。
出身鹤州大族的戚君后自不是要与那下人称兄道弟、拉近关系, 这尊卑关系仍旧存在,只是从世俗等级,换了个不那么世俗的等级罢了。
瞧瞧,他戚君后便是在寺庙挂了名清修,那也是“师叔”,下人还是下人,不过是他的“师侄”罢了。
“你方才说,那位有福气之名的余家公子进宫了?”沏一盏清茶,翻着佛经,戚君后随意问道。
“是,听闻后日便会进宫。”
戚君后轻叹一声,袅袅茶香间门,他慢悠悠道:“何谓有福?何谓无福?莫非生女是福,生子便不是福了吗?”
听到这话,妙音脸色一变,连忙跪下:“主子息怒。”
“我何曾生气?起来吧,不必如此惊惶,虽在深宫,我这翊宁宫好歹也是一方净土。”
“只叹世人庸俗。身处其间门,再是不愿,也难免染上几分尘埃罢了。”
戚君后似是来了兴致:“那许贵人在兰音寺清修几年,分明有一条坦途,却非要进宫,也是着相了。”
妙音便道:“昨日许公子侍寝,听闻.....一次水也没叫。”
“哦?竟是如此?”戚君后有些讶异,对这许公子倒生出几丝好奇。
只是扫过远处的大门,神情又淡了下来:“世人惯常踩高捧低,想来,那许公子大约也是瞧不起我这翊宁宫的,倒是错失一小友了。”
说什么出家,说什么清修,在这富贵窝里打滚了几十年的人,要么享够了富贵,腻了、厌了,去修道;要么啊.....便是斗败了,逃避现实呢。
否则,妙音何至于将这后宫消息探听得如此清楚?
倒不如和福太贵君一般,当个无忧无愁、安享富贵的俗人就是了。
*
说遍了这后宫的事儿,大抵是被勾起了谈兴,戚君后阖上佛经,却道。
“三月的鹤州最是美丽,烟波上泛舟,赏尽那桃花与乐伶,再一掷千金,呵,倒博得美人一笑了。”
妙音知道,主子这是忆起了未嫁的时光。
鹤州为上州,戚家乃鹤州望族,加之远离京城,说一句只手遮天也不为过,戚家子弟自然个个都是骄子。
戚君后的少年时光,便是与族中姐姐妹妹们一道,赏最好的景、撒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