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车夫从小在边境长大,知道必定有紧急的军情。于是他跟着驿骑,来到驿站,向报信的驿夫打探边境的情况,知道是外敌侵入云中代郡。
车夫马上回来,向丙吉做了详细汇报。丙吉一听敌军入侵,情况紧急,立即就开始作了筹划。不一会儿,汉宣帝接到军情,马上召集丞相丙吉和御史大夫商量。丙吉胸有成竹,一五一十地把自己的安排说了。
汉宣帝大为满意,说,看得出你一直在关注边境之事啊。御史大夫呢,“猝遽不能详知”,根本就不知道这回事,一下子摸不着头脑,仓促之下哪里还有什么主意。汉宣帝就不客气地批评了御史大夫几句。
丙吉出来,感叹地说,没有人是不能宽容的,能力也是各有长短的。要不是车夫事先汇报,哪能看出丞相日常的操劳呢?
车夫对于丞相来说,自然是小得不能再小的人物,丞相完全是可以把他当作“小透明”的,但关键时刻,丞相的功劳还得靠他来体现。有句玩笑话,说司机是管“方向”、抓“路线”的,这当然是调侃,但有时也是实情,要是开车时方向错了、路线错了,你官再大,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
春秋时候,宋国有个大将军,叫华元。这华元是宋国的贵族,平日也是高高在上。当时宋国投靠了晋国,引起了楚国的不满,楚国就令自己的“小弟”郑国去讨伐宋国。公元前607年,宋郑之战打了起来。战前,为了鼓舞士气,宋军主帅华元杀了几百头羊犒劳全军,每人喝上一碗羊羹。可能也是无意,把华元的车夫羊斟给忘记了。喝羊羹在当时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有人就提醒华元说,羊斟还没有喝上呢?华元醉醺醺地将手一挥:“一个车夫,忘了就忘了。喝羊羹的事,我说了算。”
第二天,宋、郑两军对阵,刚一开战,羊斟就驾着华元的战车,快马加鞭,一路狂奔,向郑国的阵营冲去。
华元又惊又怒,说:“羊斟你这是疯了吗?”
羊斟一阵狂笑,说:“分羊羹的事,你说了算;驾车的事,我说了算。”自投罗网的华元成了郑国的俘房,宋军也因此而大败。就这样,车夫一生气,后果很严重,主帅当俘虏,军队吃败仗,这就叫一碗羊羹引发的血案。羊斟“以其私憾,败国殄民”,典型的以私害公,当然应该受到谴责。但华元忽视了小人物而导致一场战争失败,也不能不说是个深刻的教训。
重视大人物,轻视小人物,要说这也是人之常情,也说不上是势利眼。因为不管承认不承认,人有所付出总希望有所回报,而显然,因为拥有资源的不同,大人物的回报,相对要丰厚得多,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事实上,大小并不绝对,二者可以转换。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再平凡的人,身上也会有别人所没有的闪光点;再庸碌的人,也会有别人所不具有的才能。小人物就像一枚小小螺丝钉,用在关键之处,就能推动大机器的运转。
因此,是否深谙人脉之道,从对小人物的识与用上完全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汉高祖刘邦,他手下的大将功臣,几乎全是市井小人。萧何是小吏,陈平是游士,樊哙杀狗的,灌婴是贩布的,娄敬是赶车的,彭越是强盗,周勃是吹鼓手,韩信是无业游民,还受过“胯下之辱”,但刘邦就是敢用也善用这样的“小人物”,把“小人物”用成了“大人物”。
曹操也是如此,他最善于在小人物身上发现其蕴藏着的“治国用兵之术”。所谓“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阵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是以创造大业,文武并施”。于禁、乐进是战场上冲锋陷阵的下级军官,张辽、徐晃更是逃犯,他们都被曹操破格提拔,成为名将。这就是曹操的过人之处。
刘邦当年是一个乡里的亭长,朱元璋当年是一个小和尚,后来都堂而皇之地做了皇帝,这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