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其他类型>乱世绿林传> 第六十六回 义军移师铁顶山 王兴义守故主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六回 义军移师铁顶山 王兴义守故主坟(1 / 5)

话说东落寨下曲水两岸,孙碧云盟军同哈利元军数万兵马的一场大血战,直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尸积遍地,血流成河。虽说孙盟主有令,要求迅速掩埋尸体,但尸骸太多,一时掩埋不及。正好又碰上端午时节,一场端午水使曲河水位暴涨,河边的死尸血水纷纷飘往河里,就如千船齐发,顺流而下。

次日清早,曲河下游距东落寨二十里处,一个放牧童子牵着一头水牛经过河堤,看见满河的血水和漂流的尸体穿梭而过,吓得一路大喊大叫:“红啰!红啰!”蒸水两岸百姓闻声赶来观看,只见河中洪流与血水被混得红洪不分,好多尸体漂流而下,有穿官军服装的元军死尸,也有五花八门着装的义军死尸。沿河百姓吓得掩面而逃,几天不敢出门,更不敢到河边行走,就连长年累月在河中撒网捕鱼的鱼翁,都不敢踏上河堤半步。后来,当地百姓为了安抚这群不能归乡的鬼魂,在岱山建造了一座大庙,取名叫红罗庙。后被一秀才认为红字不妥,便把“红”改为“洪”,为洪罗庙,从此洪罗庙就成为当地的地名,一直沿袭至今。

还有沒被洪水漂去的尸骸,因天气炎热,很快腐烂发臭。过路商客受不了这种奇臭味,被迫绕开此地而行。即便时间过去很久了,这一带也闻得到那刺鼻钻心的尸臭味。于是,人们把此地叫做“臭烂河”,“臭烂河”的名声就这样传开了。后来,当地人觉得这两个字太不雅观,便请一位先生改名。先生将“臭烂”两字取当地方言中的谐音,改为“曲兰河”,河边所在的镇便改为曲兰镇,洪罗庙和曲兰就是因这场大战而得名,这是后话。

且说大战过后,各路义军陆续离开东落寨,回到原驻地,只有各路统领和各队队长留下,商议大事。碧云道:“此次抵抗元军,虽是取得胜利,但哈利等既已逃回城里,必将奏报朝廷,不断派大批官军前来剿灭我们,元军如若再次来犯,将会以此次来犯的数倍之敌剿我,对此,我们必要有充分的防备。我已与易盟主和军师计议,作如下之部署,请各位头领提出好的计策,一并充实,一俟令出,请务必遵守之。”众将连连点头。

军师冯平道:“盟主之意,主要有以下谋划:

一是编练铁骑军,补充实力。此次大战,我步骑军多数死伤在铁骑军的军刀和铁蹄下,无力抵抗。因此,我们也要组建我们盟军的铁骑军,将我们累次缴获的铁骑战马和骑兵集中起来,由刘尚督训,易兴阳、王克平负责组练,铁骑经操练后,其骑兵和战马要达到能与元军铁骑对抗的战力。同时,各队各山寨要及时补充战时损耗,积极发展义军势力,补充人员,扩大地盘,整练队伍,提高战力。

二是积极筹粮备战。我衡、宝、潭三地,乃湖湘腹地,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我们义军所在之处,多为深山偏僻之地,人烟稀少,兵源粮草缺乏。因此我们要乘势向粮食丰茂区和人口稠密区扩展。要效访前阳梅寨和乌梅寨之做法,成立屯田军,操练种粮两不误。可把所属的义军分为三类:一类义军,从十六岁到四十岁的,为上阵作战的义军;二类是四十岁到六十岁的,为开荒耕种的屯田军;三类是老弱病残,作为照看伤员守家护院的助军。屯田军按收成比例缴粮,但农闲时也要操练。一旦敌人来犯,既可以保护屯田的粮食及物资,又可上阵参战。作战义军,农忙无战事时也要参与开荒种粮。三者合作,才能保证在不误作战军训前提下,粮草供应充足。

三是要重建抗元大本营。随着义军队伍势力壮大,现东落寨地势有限,已不能容纳众多义军队伍,盟主已选定在铁顶寨建立大本营,现大本营筹建工作已接近尾声,该寨不但可容纳数十万的人马操练生息,还攻防兼备,是一个十分理想之屯兵之地,不日将要搬迁。

四是要建立义军的乡都体制。今后,在夺取乡村及朝廷的路府州县后,要一改山寨绿林体制为乡都体制,委派管理人员治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