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授于她。不知施主意下如何?”
王氏听了,一时不好作声,想家境如此,丈夫又卧病在床,多养活一口人实在不易,尼姑有心收她为徒,也是一桩好事。便道:“待我去问一问当家的,再答复师父吧。”待道姑同一家人吃过了饭,就把道姑的话向丈夫说了一遍。孙先礼卧病以来,眼看着堂客内外操劳,累得不成样子,心里早已不忍,这时能少一张嘴吃饭,也好减轻堂客一份压力。便道:“只要人家能善待七丫头,就让她领去吧。”王氏讨得丈夫许可,出来对道姑道:“我当家的答应了,只是这丫头心眼子多,也缺礼教,请师父多多担待。”道姑大喜,道:“这是自然,贫尼一定善待就是,施主大可放心。”王氏便把小碧云领到孙先礼的床前,对碧云道:“孩子,不是爹娘心狠,也实是无奈。你今后跟着师父,就是她的弟子。你进了师父的门,只要听师父的话,日子要比家里强得多。”小碧云只是攥着爹娘的手痛哭,不肯离开。孙先礼也不觉伤心,对女儿道:“孩子,听娘的话,你看,爹也不晓得前世作了什么孽,得了这一身的病,求医用药也不见好,你去跟了师父,参佛念经,兴许也能消消我这罪孽,为父去病消灾。你去跟了师傅,觉得过得下去,就在师父身边,觉得日子不好过,你依然回到爹娘身边就是。”这碧云听爹说她去了能替爹去病消灾,才含着眼泪点了点头。
王氏将哭红了眼的碧云牵了出来,碧云见了道姑,忙要跪师,被道姑双手撑住了,那道姑蹲下身来,替碧云试了泪,道:“你还是个孩子,就免了吧。”让碧云向父母行道别,王氏掩面而哭。回身取了些旧衣破巾等日常用品,打了包袱给女儿带上。母女心胆俱裂,悲怆离别。
原来这道姑法号慧宁,虽然面相看不过三十上下,慈眉善目,五官清秀,实际已经年近五旬,是一位武功极高的神尼。这慧宁从小被衡山慈惠庵的子芳师太收为弟子。子芳师太在世时,就有意在自己百年之后让慧宁掌管慈惠庵,谁知天不遂人愿,在慧宁外出化缘时,子芳师太一病不起,临终时只有大弟子慧因守在身旁。子芳师太晓得这慧因心术不正,狡诈毒辣,掌门之位万不能落入她手,就在临终前没有遗嘱发话传位给谁,带着遗憾驾鹤仙逝。这慧因早就晓得师父有意将皇位传给二师妹慧宁,暗恨师父偏心,对慧宁恨得咬牙切齿。师太死后,见师父没有遗传给慧宁,心中暗喜,就召集众师妹,假传师太遗命,称师太临终之时,已把掌门之位传给她。众师妹心中不服,师太临死之前,大家都不在场,哪晓得师太说些什么。虽说众师妹心中明白师父是有意将皇位传给慧宁的,但现在无凭无据,也只能敢怒而不敢言,只好盼着二师姐回来再作理论。
这慧因早已料到师妹们不服,是在等二师妹回来推举二师妹做掌门人,如此一来岂不前功尽弃?于是召集几个心腹商量对策,决定先派几个心腹师妹下山,在回山的路上等候慧宁。
过了些天,慧宁回庵,路上遇到慧因两个心腹慧安与慧媛,俩人就告知子芳师太已驾鹤仙逝。慧安听了,悲伤不已。慧媛安慰道:“现在伤心也无益,我等奉新掌门慧因大师姐之命,特来迎接二师姐回庵,商议师太后事。”
慧宁问道:“师太得的是什么病?怎么说走就走了。”慧安道:“二师姐回庵便知。”慧宁便同二人一道回到了慈惠庵。慧因见她回来,便召集众师妹议事,假意对众人道:“二师妹没回来之前,我只好遵师父遗命接任掌门之职。现二师妹已回来,这掌门之位,师姐深感无力掌管,有辱师托,还是让贤为好。”
慧宁一听,心中明白,师姐对掌门之位早已是虎视眈眈,蓄谋已久,既然自称是由师父遗命接任,哪肯轻易让人!让贤之说只是掩人耳目,明知慧宁心性善良,必会推托,要让众姐妹心服而已。便道:“师姐此言,折杀师妹了。师姐接任掌门之位,一来受师父临终托付,二来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