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十二年,正月十一。
薛姨妈一大早就起了身,然后便赶到了襄王府,但她今天却不是
几乎每天,宝钗都会接见来访命妇,这也是顶级权贵之间正常来往。
因为宝钗有事要商量,所以薛姨妈在厢房等了有半个时辰,才单独见到了自己女儿。
此刻她们在王府园,这里才是说话的地方。
“娘今日前来,可是有事?”
虽然宝钗语气和蔼,却让薛姨妈依旧不敢怠慢,跟在女儿身侧极为谦和道:“此番前来,不为别的,正是为你兄长的婚事!”
“兄长的婚事?”宝钗停下了脚步。
“这些天我去了各家,也见了不少名门淑女,其中最让我满意的……便是户部员外郎张家的女儿!”
接过鱼食,宝钗往池塘里丢了几下,随即应道:“嗯!”
见宝钗反应平平,薛姨妈虽有些不舒服,但还是接续说道:“结亲之事,我请人去找张家谈过,可他们却说女儿愚拙,还需教养……”
“嗯!”
“她家那女儿,模样才学性情是一等一的好,说这些话明显搪塞我们!”
听亲娘说到这里,宝钗随即转过身问道:“所以母亲的意思是?”
“我想着……若王妃能出面说和,想来他们会同意这门亲事!”薛姨妈小心说道。
“母亲的意思是,要让我以势压人?”宝钗反问。
小小一个户部员外郎,对襄王府来说算不得什么,但宝钗却没有直接帮忙的意思。
“宝钗,只是请您出面说和,并非……”
“母亲可知家和万事兴的道理,婚姻之事重在两厢情愿,人家既不愿结亲……又何必要强人所难!”
中华五千年,最不缺的就是道理,所以关键在于说话者的实力。
如果宝钗还是薛家的女儿,她说这番话就是胳膊肘往外拐,定然会招来薛姨妈的斥责。
而如今她是王妃,她的道理就是正确的,让薛姨妈无可辩驳。
“兄长的品性,人家肯定也打探过,不愿结亲也属正常!”
这番话,宝钗就差明着说薛蟠不是个东西,然而薛姨妈却也只能安静听着。
“所以……母亲还要严加约束兄长,让他办好皇差做好为臣的本分,只要他肯上进还缺了好姑娘?”
“王妃所言有理!”薛姨妈只能如此应答。
其实关于薛蟠的婚事,薛家和夏家此前本都要谈妥,就差正式下聘走程序了。
然而因宝钗选为王妃,导致薛家眼界高了,回京之后这门亲事就不了了之。
“近日王爷给兄长安排了差事,母亲要多督促他……”
于是宝钗接着讲了起来,薛姨妈也只能细心听着。
而她口中的朱景洪,此刻却已到了乾清宫,正陪着皇帝往宫门外走去。
“爹,您慢点儿!”
“爹……您看着前面!”
此时的朱景洪,谄媚之相溢于言表,正常来说不会有皇子如此。
上了辇轿,朱咸铭看向身侧的小儿子,随口问道:“小子,我看你是心虚了吧,否则岂会如此谨小慎微!”
“爹,您这是什么话,儿子怎会心虚……”
跟着辇轿往前,朱景洪接着说道:“即便上林苑的枪炮不入您的眼,儿子也不过挨一顿廷杖,又算得上什么大事!”
“哦……原来在你眼中,廷杖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啊……这……儿子的意思是……”
不想跟朱景洪废话,朱咸铭又问道:“听说前两日……伱媳妇从老六家借了一万两银子?”
“您说这事儿啊……爹,儿子实打实的说,六哥六嫂心肠是真好,知道我们日子过的紧,眼睛都不眨就借一万银子给我们!”
目光扫向朱景洪,朱咸铭平静说道:“你们日子过得紧?若朕估算没错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