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家无私事,朱允熥在军器局的发言很快就在朝野上下散播开来,文武两边喜忧参半。
大明的储君重视军器发展自然是武人乐于看到的,而文官则尽是如丧考妣。
洪武皇帝连年北征已经是国耗费了巨大的国力,现在储君不仅重视军备,更是大肆打造战船,是个人都能想到‘赫赫武功’以及‘好大喜功’这两个词语。
虽然都是功,但结果却是截然不同,但凡读过书的都不会允许皇帝如此浪费民力以致海内虚耗。
“赵大人!赵尚书!您是户部尚书,是殿下改制的领头人,如今的情况万分危急,还请赵大人能够谏言东宫收敛好战之心呐!!”
“是啊!赵大人!国朝北征二十年,该是与民休息的时候了。”
朱允熥的一意孤行得到了老朱的支持,群臣没办法只能找相关人员出头了。
在他们眼中郑崇和齐泰就是朱允熥的跟屁虫,说什么就是什么,完全是读书人之耻,这种情况下他们迅速找了大儒刘三吾的女婿兼户部尚书之职的赵勉。
“诸位!看待事情也无需如此悲观嘛!在我看来殿下这是双管齐下之举!”赵勉喝了一口茶水后,一脸的风清云澹。
“我大明开海是好事,绝了倭人之患后,增加财税便是我朝的当务之急,前宋之鉴想必诸位并不陌生吧?仅靠半壁江山就能挡住辽人、金人、蒙古人的进攻,所倚仗的是什么?不就是海上源源不断的财税吗?殿下有意文武并重,我等理应大力支持才是。”
赵勉其实并不赞成朱允熥如今的所做所为,他觉得有些操之过急了。
大明的财政才刚刚有所改观,宝钞的回收也还没有遍及全国,在这种情况下大兴武备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指不定一个天灾降临,就把现下刚取得的大好成绩毁于一旦。
在他看来不管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都不能急,越急越容易出事,等到国家财政大幅改观之后再做这些完全不迟。
更何况大元之名自捕鱼儿海一战后便已成历史,分裂出来的鞑靼与瓦剌根本不值一提,休养个几年更能从容应对,一国之君就该有收放自如于关键时刻扭转乾坤的能力。
朱允熥做大事而不惜身的勇气赵勉是真心佩服,他知道这是一个皇帝很难具备的品质,不是大有为之君所不能具备,但就是做事过于急燥了,有急于求成的意思在其中,他觉得储君还需要经过年龄的增长沉淀沉淀,只要稳住现在的局势,重现贞观盛世便不是虚幻,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些发自内心的话赵勉自是不可能和盘托出,因为他很认同朱允熥现在做的事,只是过于急燥了一些。
“我的赵大人哪!没人说开海的不是啊!更没人与你户部抢这份差事,我等在意的是太孙殿下有大肆兴兵之意啊!您说说,大明现如今不仅要靡费巨资造船,今日之后更是要大力研制新的火器,若长此以往。。。大明实难重负啊!赵大人!!”
见赵勉毫不在意,领头的梁焕急了,他急的当然不是财政,而是文武之争。
在老朱有意立太孙而不是立太子的时候,他们连新君的年号都已经想好了,现在形势急转直下,从没有经历过武事的嫡皇孙居然有重武轻文的意思,这是他们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朝堂之上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读书人争的是天下的语语权,而不什么造船兴兵破财这些小事。
强势的皇帝是任何一个文官都不想见到的,又不是群雄逐鹿之时,皇帝要那么大的权力干什么?
“梁大人,你是吏部侍郎,本职工作乃是为我大明简拔治国之才,何时如此关心军机处的事务了?殿下已将军政进行分割,如此言语怕是不妥吧?”
看着赵勉风轻云澹的样子,梁焕真的想代天下的读书人一巴掌扇过去,他就不相信为官十载的赵勉会听不出他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