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文官们正义愤填膺的罗列着陈轩的罪名,突然听他这样说,都弄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意思,俱都是一愣,如同菜市场般热闹的万民殿也一下子安静起来。
别说他们了,就是李世民都不知道陈轩说这话的用意是什么,考虑了一下只能是点了点头:“这个自然,朕自然也知道这件事。”
陈轩接着说道:“所以臣请陛下,遴选后补官员,将岐州刺史府以及各地方官员空缺补足。否则得话,灾后重建工作将很难进行下去。”
“嗯,这也是应有之意,朕自然会吩咐吏部,加紧挑选合格的后补官员。”
文官们一下子都不说话了,而且看着陈轩的眼神也突然变得炽热起来。
一州的官员死伤殆尽,现在要从候补官员中挑选合适的继任者,那这将是多大的一块蛋糕啊?
如果能将自己的人多塞几个进去,可不就是能牢牢的掌握住岐州地方的大权了?
就算不是整个岐州,哪怕只是一个郡也行啊。
那如果真的要这样的话,还要继续弹劾陈轩吗?
毕竟他是现任的岐州刺史,吏部就算是挑选后补官员,也要询问和参考他的意见。
可恶,为什么这个混蛋不早点提这件事,这下子可被动了。
“陛下,臣以为,陈刺史虽然有小过,可其毕竟年轻,兼且还是一心一意为了我大唐,些许小节自然不应该阻碍其继续为大唐效力。”
“臣附议。”
“臣附议。”
“诸位爱卿,你们刚刚可不是这样说的。”
“陛下,臣……”
然后一众文官们就听李世民说道:“陈轩,你身为岐州刺史,对于候补官员的人选自然也有着话语权。和朕说说,你有没有什么想法和建议?”
“陛下,臣是这样想的。”陈轩先是瞄了一眼那些文官,然后朗声说道,“臣以为岐州和泾州临近突厥,因为连年的征战,其地方贫困也是和这个有着很大的关系。所以,臣以为应该将岐州和泾州单列出来,形成一个新的区域划分。”
“哦?这倒是一个很新鲜的想法。那你有什么建议呢?”
“臣以为,可以将岐州和泾州列为军州。在这二州大量开办军工作坊,以此来振兴当地经济和民生。”
“以军工作坊带动地方经济,这倒是个很有建设性的想法,可以考虑。”
“陛下,臣有异议。”一个文官站了出来,大声说道,“臣以为,此事不可行。”
说话的是吏部文选司郎中郑秋,这个职务可以说是天下第一肥缺,位卑而权重。
“哦?郑郎中有什么想说的吗?”
“陛下,臣对于发展岐州、泾州两州的地方经济和民生没有二话,可却觉得依然有些不妥。如果将作坊置于此二地,那如何保证作坊所产的军械质量?”
“而且二州靠近突厥,如果我大唐的精密军械制作方法泄露出去,那岂不是会成为千古罪人?”
实话实说,郑秋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中原王朝对于游牧民族的优势一向就在于其科技树的攀爬程度更高,如果大唐的那些精制铠甲、弓弩制作方法真的泄露出去,那可谓是一场大灾难。
因为郑秋的话言之有理,所以李世民也不得不考虑这个可能。
“岐州刺史,郑郎中的话你也听到了,你有什么看法?”
“臣也以为,郑郎中所言十分有道理。”
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的是,陈轩居然没有反驳郑秋的话,而是表达出了赞同的意思。
“臣也以为,我中原王朝的不传之秘决不能让那些突厥人学到,然后反过来对付我们。所以,臣的想法就是,可以将岐州还有泾州合署办公,然后……”
“实行军管。”
“军管?”
“是的,陛下。以军方替代当地的行政官署,这样一来,中间环节少了许多,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