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三代寿数和疾病情况,希望可以如此来改变子孙后代的寿命。
“遗传是非常玄妙的,长寿可以遗传,但又有多重因素影响。而一些遗传疾病就更不可捉摸了,有的是只传女儿不传儿子,有的是只传儿子不传女儿,汉和帝儿子多夭折,但女儿却活了不少,虽没记录这些公主的寿数,至少多活到了出嫁。”
“因幼少君主太多,东汉常被戏称为幼儿园,如果说他们家有传男不传女的疾病也不意外。”
“古代遗传疾病多的原因与喜欢亲上加亲也有很大关系。三代以内有共同血缘关系的近亲通婚,因双方有太多相似的遗传因子,后代基因无法变异,会遗传很多疾病,甚至上一代没有显性出现的疾病。”
“在这个常识还不太普及时,我妈妈就曾有个比她高一辈的表兄妹结婚,双方并无疾病,但连续生育三名子女,全都有残疾。近亲结婚,生娃就像开盲盒,孩子健康那是积大德,无子也不算倒霉。孩子怀了又落胎都算幸运,生下来或残疾或早夭反而痛苦。”
“近亲结婚最有名的受害者是汉武帝的原配陈阿娇,汉武帝早年饱受无子困扰,但在卫子夫生育卫长公主后,生育压力便全压在了陈后身上。陈后曾花重金求子,但最大的可能是陈后与汉武帝一样身体并无问题,只是近亲结婚的缘故无法有子嗣。”
“陈后没有生育未尝不是幸事,想一想要是陈后有生育,孩子却有问题,她的境遇只会更糟糕,康熙的成妃戴佳氏就因儿子有残疾被帝王所弃。陈后无子,虽然后来被废,但竟是汉武帝后妃中结局不太糟糕的一个了。”
康熙皱了皱眉,不知道戴佳氏是哪个,但心中暗下决心,日后不选戴佳一族的女儿入宫。男人可不会考虑其他因素,有问题,就习惯将责任推卸给旁人。然戴佳氏若因此不入宫,未必不是福气。
“同类情况比如汉景帝的薄皇后也是无子,除却无宠也可能是近亲的缘故。再如汉武帝的卫长公主嫁给表哥平阳侯,只有一子。”
“汉文帝的女儿馆陶嫁给堂邑侯有两子一女,汉景帝的女儿隆虑公主再嫁给姑母馆陶的儿子求子多年才得一子,而隆虑公主的儿子昭平君又取了汉武帝的女儿,然后——近亲又近亲,有然后才奇怪呢!”
有些公主尚未出嫁甚至尚未出生也就罢,有那定亲还没成亲的,汉唐民风开放,取消婚事也未尝不可。而如陈后这种已成定局的免不得大哭一场,但也比宋元明清来得好。
毕竟现在窦太皇太后还在,因着卫霍之故,王太后和皇帝都看重卫子夫,早就想废后,只是碍于太皇太后不敢说出口。
若陈后愿意退一步和离,皇帝和王太后不会不答应,而有窦太皇太后做主,陈后或可另嫁。若窦太皇太后不在了,即便和离,陈后想要另嫁也会有许多疑虑。
陈后也确实在椒房殿痛哭了一场,哭完却又轻松了下来。因天幕褒扬卫氏,加上自己无子,陈后一直很焦虑。可如今听到这里,她忽然又松了一口气。至少天幕证明了一件事,皇帝无子并非她的责任。
“不过汉唐宋明等王朝虽然喜欢亲上加亲,但皇帝也爱从世家甚至民间采选民女进宫,而比较厉害的是清朝。因为有一套完善的选秀制度,又喜欢姐妹花,姑侄女一同收进后宫,代代贵族近亲联姻,皇帝们一代比一代子嗣稀薄。”
“对了隔壁小日子和欧洲那边也喜欢亲上亲,欧洲远就不提了,隔壁小日子那皇室成员子嗣越来越少不提,少有几根苗那也是歪瓜裂枣,不是丑就是蠢,或是又丑又蠢又毒!咦~真是可怕!”
为了提拔母族,康熙皇帝本打算选表妹入宫,如今自然是要顺势搁置了。
“其二就是环境,最有名的受害者是赵宋,最早入住汴京皇宫的帝王,子嗣多是夭折。比如宋真宗,六子二女只有一子一女养活了,而仁宗三个儿子十三个女儿三子八女夭折,另外的女儿虽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