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李世民为弟弟心声头疼中> 第 267 章 战后的焦头烂额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67 章 战后的焦头烂额(2 / 4)

倒是最轻松的事了。

出战将士的奖惩只头疼一时,战后领域管理他们都不知道要头疼到什么时候。

西突厥和高丽的领土都又远又偏僻,大唐勉强治理只会拖累自身,羁縻统治似乎最为合理;可大唐又不相信西突厥和高丽,现在放他们完全自治,等他们稍稍恢复元气,肯定又会叛离大唐。

特别是西突厥,天高路远,多叛几次,军费飙高,大唐考虑国内百姓的负担,可能就要选择放弃控制西突厥了。

对这件事,李世民和李玄霸早就有计划。

他们的计划就是高颎留下的“棋谱”,在羁縻州中插|入直属州府,在水土最肥沃的地方屯兵屯田,将羁縻州分割并网住。

这也不是老制度了。巴蜀就是采取这样的形式。在巴蜀,成都平原一直都是朝廷直管,但成都平原周边全是羁縻小州,只名义上臣服即可。

岭南现在也是采取的这样的形式,在少数平原上建城修路,把坚固的城池连起来,剩余的地方其实都是羁縻统治。

这样的统治方式,说难听点是政令不出郡城,但这又何尝不是用郡城镇压一地?

李世民虽然已经有了计划,执行却是大难事。

以前西域和辽东是老师们在镇守。老师们逐步在自己势力范围内推行均田制,改变羁縻自治制度,几乎不需要李世民操心。

待老师离世,他要选出一个替代老师的人,满朝俊秀居然挑不出一个完全合乎他心意的空闲人。

田地政策是官府通知的基础。西域和辽东的百姓都还对大唐陌生而警惕,其地的肥沃贫瘠也差距很大,新的田地政策很难推行。

均田制不是随随便便按照面积分田就算结束,而是要按照肥田和薄田来分配和收税,才能让百姓接受。

试想一下,如果薄田按照肥田来征税,岂不是把百姓逼死?这两地的百姓本就对大唐不熟悉,只要官员稍稍一懒惰,百姓感觉过不下去,就可能逃入深山和草原,然后聚众为贼。

内地的贼能剿灭,边疆的贼很容易尾大不掉,成为新的割据势力。

李世民相信大臣们的忠心和才干,但一想到老师们已经开了个好头,如果选了个不合适的人让老师的努力功亏一篑,他心头压力就大得只想趴桌子上叹气,在选人赴任上犯了拖延症。

再拖延症,李世民也得尽快选出人来。

大唐的军队在战斗的时候不需要李世民太担心⑻[]⑻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一旦脱离了战争状态,李世民就时刻胆战心惊,生怕这群人干点什么畜生事,需要赶紧派人去治理打下的地方,把军队召回来。

李智云已经写信来抱怨,自己又罚了一个李世民没记住名字的将领。

这群人有的想要军功,有的甚至只是无聊,就带人去骚扰附近牧民。

李世民以前抢劫突厥部落是因为突厥是敌人。现在牧民们也是李世民的子民,可不能让他们乱来。何况这些人看见好欺负的就欺负,可不会管什么牧民不牧民。

薛收也在抱怨此事,还把侯君集绑了回来,以儆效尤。

侯君集在高丽战场上立了大功,但一立功就飘,无视薛收的命令,抢了高丽某家贵族的钱财。

他们都在催促大唐的皇帝赶紧派可靠的地方官来。

李世民扒拉了一下人才库,把第一次及第的进士们用了起来。

在大唐第一次正式科举金榜题名的进士大部分都是隋朝的“遗珠”,年龄才华资历都不是真正的新手。在朝中学习了几年后,他们也可以大用了。

李玄霸早早塑造出科举进士“清贵”的名声,这群读书人就算不是真的“清贵”,为了在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