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着乡亲们热切的目光,程大牛按照之前关村长的排序,点了几个熟面孔第一批坐上秧马体验。 “二牛,我又不是大姑娘,别护这么紧。” 凌把势美滋滋地坐在秧马上,双脚使力,灵活地前后滑动着。 这玩意儿看着简单,用起来真不错,他做了一辈子手艺活,居然从没往这处想。 要不说还是读书人厉害呢,那么小就能从书里琢磨出好几件农具来。 “你们,看着点方向。”程二牛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骑秧马的四人,干巴巴地说了一句。 摔不摔的无所谓,千万别动作太大,铲到田里珍贵的秧苗。 每一株都能结好多稻穗呢。 见人群聚集得差不多了,程大牛和程天福转移阵地,到隔壁那块秧田里从两头开始往里拔秧苗。 这次为了围观乡亲们看得更清楚,程大牛坐着秧马,程天福则如往常一般操作。 程天福十六岁,正是身强体壮腰力好的年纪,拔秧苗的动作也很熟练,却被老爹远远抛在后面。 而程大牛还有余力聊天,笑容满面地夸赞着自家闺女又聪明又孝顺,琢磨出秧马这样的好东西,让他不用再辛苦地弯腰。 无需程三牛再介绍,秧马在省时省力上的优势肉眼可见。 “大侄子,这秧马咋做啊?” 程有粮看得心头火热,他年纪大了常年腰疼,不比那些年轻人身强体壮,正是需要省力的时候。 “三牛哥,这个你们是要做来卖吗?”程启相当捧场,主动朝着有利于老程家的角度发问,“我们家先定四个!” 作为榆林村原本最富的小地主,程族长明面上只分到了四十亩地,实际还有些家底。 只是初来乍到,不了解关凌村周边的情况,不敢轻易出手买地。程启程卓没有读书的天赋,不想浪费钱,干脆撸起袖子自己种地。 加上暂时没分到地的钱大壮,慢慢也上手了,就是太辛苦。 能坐着干活的秧马,正是程启梦寐以求的农具。 程三牛闻言笑道:“这秧马做起来很简单,最重要的就是 “板凳大家都会做吧?” 人群中点头的少,摇头的多。 板凳在木匠看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没那么轻松,重点是没有切割和抛光的工具。 再加上关凌村跟镇上很近,几文钱买回来,能用十几二十年,很多人就懒得自己折腾。 程三牛准备好的说辞突然卡壳了。 在程老太的观念里,能自己做的绝不会掏钱买,家里四个儿子 “没事儿,多看几眼就会了。”程铁牛拍了拍三哥的肩膀,笑道,“我们棠宝都会做板凳呢。” 程小棠骄傲地仰头,“不会做板凳的人,可以问来我。” “棠宝越来越聪明了。”程族长慈爱地摸了摸程小棠的脑袋,“还是读书好啊。” 程大宝缩了缩脖子,“爷爷,我明年就去读书。” “大宝哥哥,你不能老在家玩。”程小棠对二当家是真心劝学,“你今年七岁,很快就不能再当滚床童子赚钱啦。” 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学堂多一个学生,她就多一份积分收入。 “为什么?”程大宝胖脸上满是惊愕,宛如天塌下来了。 他还想着攒够一贯钱,就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