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家祖孙跟老程家人叙旧时,应寒带着白嫣和其他人去了新买的宅子。 宅子的主人年前回乡时就打扫过一次,萧昀舒买下后,也派人彻底打扫过三次。 这些天来来往往的人,已经吊足了关凌村人的胃口。 关凌村虽说是依山傍水的好地方,但整个临安府风景大半都是这样的好风景,因此从来没人在他们这里建别院。 新来的这家人一看就是城里那种大户人家,丫鬟、小厮、家丁从衣服上就能看出差别。 十几车的家当,都是由高头大马拉着的马车运送。 终于看到主家现身,还没开始忙碌的村民们交头接耳地聚在一起,围观着村东最好的大院子挂上了“萧宅”的匾额。 还有妇人去给盖房子的男人送饭,正好看到应霜分派礼物,回来就绘声绘色地讲述萧家祖孙送礼的财大气粗。 以及左脸上有疤的萧老爷子,随便耍两下大刀,就凶悍异常。 那架势,绝不是富家翁。 “应姑娘,若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来找老夫。”关村长心里还有些忌惮,总觉得这些萧家的下人,气场比胡里正家的家丁还足。 应寒很客气地拱手,“多谢村长,我们人生地不熟,以后住在村里,还请多多关照。” 关村长赶紧回礼道:“应当的,日后都是乡亲。” 送走有些顺拐的关村长后,应寒对白嫣露出一个和善的笑容,“白姑娘,那些人在说什么?” 村民自以为压低音量的悄悄话,她能听得一清二楚。 应寒是会一些吴侬语的,然而县跟县,镇跟镇,甚至村与村之间,方言都有可能不一样。 关凌村人的土话,听到她耳朵里,约等于是加密暗语了。 钱塘县每个镇的方言都不一样,想要马上听懂难懂方言难懂,倒是约等于加密了。 白嫣很清楚应寒的实力,不敢自作主张地筛选,将听得懂的那些闲言碎语,一五一十地全翻译出来。 “一个月时间,你就都学会了?”应寒听着听着,露出讶异之色。 “我本来就是越州人。”白嫣不好意思地浅笑道,“与钱塘县的方言有不少相似之处。” “阿寿和棠宝学得更快。” 应寒顿时有了信心,“好,明天我也要去棠宝小学堂。” 刚收拾好,萧昀舒就牵着程小棠过来了。 身边还跟着程老太、谢玲花以及王氏母女三人,即乔迁宴的主力大厨。 萧家祖孙乔迁到新家,总归是要热闹热闹。 尽管程族长和程老太都建议要挑一个黄道吉日才稳妥,不过萧崇并不在意这些细节。 反正桌椅都是现成的,加上新买的锅碗瓢盆,刷洗一下就能开饭。 最重要的是,他迫不及待地想喝那坛从地里挖出来的酒。 王氏在食材不受限的情况下,再次做出三桌色香味俱全的宴席,征服了所有人。 尤其是初次吃到的罗离,感动得几乎要落下泪来。 当然,他主要是被两个同僚使唤着搬了一天砖,饿到肯吃石头都香。 程小棠满脸幸福地大快朵颐,笑容都比在云隐寺时真切。 素斋再好吃,也不能连着吃超过三天。 “昀舒哥哥,你放弃出家绝对是个正确的决定。”程小棠热情地给萧昀舒舀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