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八王府,想告诉八贤王真相。他们正议论着,赵平等三人也进来了。 不说寇准也知道,这三人肯定是“正义之剑”的成员,他们调查的结果,和张廷臣奏本上说的,如出一辙。 次日,众臣上朝。寇准向太宗递上了张廷臣的奏本。大宗打开一看,不禁龙颜大怒。说:“潘仁美太可恶了,竟敢擅专杀伐,屏逐忠良。”即令右枢使杨光美根究其事。 杨光美得令,心想,我和潘仁美都是枢使,他左我右。而且,我们两人的关系还不错。圣上把这个球踢给我,让我很是辣手。这可是一个烫手的山芋,处理得好坏,不但关系到自己的仕途,还关系到两人的关系。 下朝回府,杨光美派人把潘仁美请到府中。开门见山地说:“圣上对你的做法非常不满,要追究你杖打呼延赞的事情,你有什么话说?” 潘仁美知道事情的严重性,圣上如果追究起来,自己可是没有好果子吃。因此,他尽管老奸巨滑,不免有些怕了。圣上责令右枢使杨光美办理此事,只能从他身上下手了,让他替自己担待点,或者让他在圣上面前淡化此事,自己或许有救。 潘仁美假装后悔的说:“事情是由下官引起的,全仗杨枢使从中斡旋,下官当报厚恩。” “主上之命,我焉敢以私欺公?不过,只要你同我一起面圣,我自然有办法救你。” 潘仁美听说,满心欢喜,立即随杨光美入朝,面见太宗。 太宗问杨光美:“爱卿追究潘仁美之事,有没有得到真凭实据?” “臣受命究问呼延赞归山的原由,实际上和潘仁美没有多大的关系。如今,潘仁美知罪,已经随臣面奏其情,乞望陛下宽恕他。” 太宗闻奏,立即召潘仁美来到殿前,问:“呼延赞!是先帝爱惜之将,朕秉先帝之遗嘱,宣他入朝,要让他英雄有用武之地,你为什么屏逐他?” 潘仁美诚惶诚恐地说:“臣和呼延赞同朝为官,他本来就心有不快,早就想走了,并不是为臣屏逐他。臣愿再奉诏入山,宣召入朝,和臣当面对质,果如他所言,臣则甘愿受圣主惩罚,万死而无怨。” 太宗闻言,沉吟不语。 此时,八贤王从大局出发,做了和事佬。他说:“臣知道,陛下非常爱惜将才。仁美虽然有罪,愿准其请,再次赴太行山召他。如果呼延赞仍然奉诏赴命,则可以恕两人其罪。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太宗听了八贤王的话,又令人拟定诏书,交给潘仁美,让他前去诏请呼延赞。 潘仁美领旨,当日出朝,径往太行山而去...... 非止一日,来到了太行山。 当时,我的小分队已不在岗哨,回驻地了。 潘仁美的到来,自有哨兵报入山寨。呼延赞说:“我遭此贼毒手,差一点丢了性命。今日,他不请自来,岂不是前来送死?总之,我不会放过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