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凉快。
不是抛弃,是寄养吗?
曳月依旧望着那轮月亮。
这是第三十七天。
距离那一天。
事先声明的寄养,比抛弃更好吗?
第一次被抛弃在漫长春天的时候,虽然煎熬寂寞,但是每一天醒来都觉得,也许第二天就会见到那个人了。
不知缘由,带着赌气和怨怪,虽然寂寞,也觉得这是自己选择的。
可以自欺欺人,是我不去见他,是我们在吵架。
人们因为吵架,误解,而彼此分开,是正常的。
骤然分离,也会骤然和好,再见。
但是,这一次不一样。
第二次的抛弃,是开诚布公的,是温柔的,没有任何吵架、争执、误解的,约定好的分离。
每一天醒来,都觉得那是昨天。
每一天睡去的时候,都清楚明白,第二天不会再见,不会和好。
因为是约定好的,因为没有吵架,自然也没有和好。
约定是,当他再长大一点,当他不再爱那个人的时候,他就会被接回去了。
但是,期待被接回去本身,就是未曾“长大”的证明。
所以,每当感到期待的时候,就会明白,不会再见。
上一次,他是春天的囚徒。
这一次,他是他自己的狱卒,自己看押的囚犯。
寄养是要被接回去的,所以好像比抛弃更好。
但事先声明原因,没有任何误解,约定归期的寄养,为什么比充满怨恨、遗憾的抛弃,更加漫长?
漫长的,好像每一天醒来,都被抛弃了一次。
寄养真的比抛弃更好吗?
被抛弃的人,还可以自己寻找回去。
被寄养,却像是一种契约,即便知道回去的路,即便站在家门口,也不可以走进去。
他只在玉皇山待了三天,就像三年那样漫长。
既然知道,不可能再见,不会再见。
即便他们都在玉皇山,即便潮生阁和玉霄殿相隔只有一道天桥。
那么,留在这里不如去远一点的地方。
至少望着月亮思念的时候,可以告诉自己,是因为隔着距离。
曳月离开玉皇山很远,陆陆续续走了一个月,这次回来白水村,带回来的孩子更多。
白水村现在渐渐人多了起来。
五年的时间,最早来白水村的孩子已经十九岁了。
白水村先教他们读书识字,然后教他们生存本事。
玉皇山每年都会开放,如果他们想修仙,可以去闯山门,只要经过了考试就可以留下。
因为不看根骨资质,白水村十个孩子里总有一个能考进去。
没考进去的人,有的还在坚持,明年继续。
有的人却放下了,老老实实跟着师傅们学一门手艺。
十八岁后,这些孩子们若是愿意,可以选择留在白水村领一份工作,也可以选择在玉皇山脚自己做小买卖。
村子会给他们帮忙,以后就靠他们自己了。
若是遇到困难,随时可以回来村子里求助。
大家更喜欢将家建在挨着白水村的地方。
于是白水村一点一点壮大了起来。
曳月每次都来去匆匆,这次待得久了一点,帮忙在各处做活。
即便曳月看上去清冷少言,但是那些孩子是他带回来的,许多人都还记得他。
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给他送礼物,找他说话。
孩子们都很懂事,村子里并没有什么可忙碌的。
曳月不喜欢热闹。
他有时候会听到他们讨论他。
大人们说他性子冷,他自己也知道自己性情偏冷,即便喜欢嬴祇,他也不会在嬴祇面前很多话。
但是,那些小孩们却很疑惑。
“阿月哥哥并不冷啊,明明好温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