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聪达的赛场嗅觉一向是非常敏锐的。 之前在比赛中,他就经常能通过一两个球感知到赛场局势的变化。 比如看到库里在比赛中的某次进攻选择,他能觉察到库里状态的复苏,以及接下来他将要连续进攻的架势。 本场比赛在看到巴郎-戴维斯开局背身强吃杜林后,这种大脑神经中的警报器又响起来了。 因为巴郎-戴维斯在来到快船后,已经很少再用他招牌的背身强吃了,而是更多在弧顶面筐发起进攻。 受到伤病的影响,戴维斯的身体素质大不如前,为了能够减缓膝盖的压力,戴维斯选择了减重。 对于擅长背身的球员来说,一旦减重,背身强打的威力下降是非常明显的。 背身强打第一个要求就是能靠得住防守人,如果你的重心轻易就被对手扰动,背打是很难的。 所以,一個背身高手一旦体重下降,靠不住防守人,他的背身能力就废掉了一半。 再加上球队战术选择,背打效率太低等等因素,背身单吃这个选项在他的武器库中可能就消失了。 巴郎-戴维斯就是如此,原本在勇士的时候他正值巅峰,体重大力量足,在控卫中少有人能与之相抗衡。 加上勇士走的是彻头彻尾的小球路线,一大四小,那一大是完全没有自主进攻能力的防守型内线。 因此勇士内线有充足的空间给巴郎-戴维斯低位背身强吃对手,作为一个战术轴来带动全队进攻。 到了快船除了状态下滑的原因之外,快船内线有双雄,低位被兰多夫占据。 巴郎-戴维斯的主要进攻手段就是突破、弧顶的中距离和一些定点三分球。 低位背身不过是偶尔为之的小伎俩,已经不再是快船主要的进攻战术发起了。 结果这场比赛一上来巴郎-戴维斯就低位强吃杜林。 在球迷们看来一个平平无奇的低位战术发起,却引起了闵聪达的高度重视。 他意识到,快船在进攻端一定发生了一些不为他所知的变化。 轮到雄鹿的进攻回合。 雄鹿队詹宁斯缺席的情况下,进攻发起的重担就交到了科里-马盖蒂的肩上。 博古特在低位已经没有了威力,成为了纯粹的吃饼侠和防守大闸。 雄鹿的进攻依靠的是大量绕掩护,内线拉空突破的战术策略。 他们的四号位伊尔亚索瓦有着一手不错的中远距离跳投能力。 不过这个能力主要限于中距离跳投,他的三分尚未开发出来。 除了伊尔亚索瓦,还有德尔菲诺,也是身材高大善于远射,善于跑动出手的锋线。 可是开局,雄鹿跑了几圈,一个机会都没跑出来,被快船防的死死的。 两次挡拆无果,最后只能把球给到科里-马盖蒂,让马盖蒂单吃乔治拿下第一分。 快船第二次进攻依旧是高低位配合,巴郎-戴维斯低位接球,策应给到空切篮下的兰多夫。 兰多夫接球顶开伊尔亚索瓦,左手轻松上篮得手。 “卧槽?兰多夫空切篮下?这是什么套路?这我真没见过。” 闵聪达又吃了一惊,半个月的时间没好好看比赛,快船进攻端这么大变化的吗? 不科学,完全不科学,一定是巧合,巧合而已。 “不能因为一两次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