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等待自己的将是何样的前景?若是被打发去守皇陵多少还能有一口饭吃,倘是就此被轰出宫门,身无长技的自己又该何去何从?再说了,即便有点傍身手艺,谁敢用宫里的內监啊?那凄惨的下场简直不敢想象……臣僚们当然也有真流泪的,但大多只是干号——这是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此时不嚎个惊天动地,日后便是政敌攻击的绝好把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一片混乱中,只有诚王,孤零零躲在偏殿一隅,一边落泪,一边在昏暗摇曳的烛光中六神无主提心吊胆地煎熬着。
毕竟只有十几岁的年纪,挨到天色微明,悲伤归悲伤,肚里不争气地咕咕叫了两声。也难怪,昨晚没待用晚膳便被传匆匆进宫,加诸一整夜连悲带吓,肚子饿了也是正常。有孟先生那句“勿忘汉赵王旧事”,少年王爷肯定不敢找哪个陌生的内侍要吃的,好在提前已有所准备,诚王从袖里夹袋掏出一张饼子小口吃了起来。面饼已经凉透了,很硬,只咬了几口就很难下咽,少年更不敢找人要水,环顾了下四周,见不远处摆着对花瓶,凑过去巴望一下,瓶里的水还算清澈,便拿起来抿了一小口。
“殿下您在这里啊!”门外的一声叫喊吓了诚王一跳,被呛了一口水,连连咳嗽起来。为了掩饰窘态,借着捂嘴咳嗽的动作复又把面饼塞回袖袋,这才转过身来。
殿门外是首辅孟良臣,孟先生的族兄。身后跟着一大帮身穿各色官服的人,没几个认识的。
诚王被众人拥到正殿,在御阶旁站定了脚,大臣中有人想借机跟未来的天子混个眼熟,挤到近前虚张着手作势要诚王踏上去,诚王当然不肯,不过其人的目的也达到了,陪着小心复又退了回去。
诚王知道,接下来就该是孟先生不久前讲过的三辞三让的常规流程了。果然,孟阁老作礼道:“臣等恭请殿下登基,以承大统。”众臣们轰然复述了一遍:“臣等恭请殿下登基,以承大统。”
“先帝方逝,孤哀思绵绵,此刻实无此心。”回答的话也是孟先生教过的标准答案。
“殿下,国不可一日无君,宇内兆亿百姓不可一日无主。臣等再恭请殿下登基,以承大明国祚。”
“孤自问薄德寡能,何以承大统?当另求大贤以承天位。”
“海内圣贤无过于殿下者。臣等伏乞,王其勿辞。”
“先帝崩驵,孤欲守孝三载。诸爱卿,此事需待孤守孝期满再议。”
至此,三辞三让的前半场标准过场圆满完成。
尽管请词推词都是照本宣科,谁都知道这是走过场,但偏偏还就得这么玩一遍,否则,就变成了没有礼教的蛮夷,要被耻笑的。流程走完,大家谁也不再废话,扭头各忙各的——诚王找个屏风躲在后面继续啃饼子等着,大臣们有的跑去找文房四宝有的打发从人去取官印……不久后,百官复进,这回不再是在口空耍嘴皮子了——声情并茂骈四骈六的《劝进表》已经写好,六部尚书侍郎们联署,由首辅孟良臣恭呈诚藩,恳请殿下为祖宗江山计、为兆亿黎民计,牺牲小我,出藩承袭大统。
诚王抹了抹嘴,遂接过劝进表,率百官告祭天地及太庙,承皇帝位。随即昭告天下,经内阁推荐亲自勾选,第二年定为庆贞元年。
折腾了一夜一天,大臣们出宫回家补觉,又把庆贞帝孤零零扔在偌大的皇宫里。多年来,这是少年皇帝第一次在宫里过夜,眼前的一切虽早已见过,但此刻竟显得那样空旷、那样陌生,还……有些阴森。
“陛下,天晚了,老奴带您去暖阁休息吧。陛下先将就一晚,明日就能把寝宫收拾出来。或者,陛下想睡哪里吩咐一声,老奴会叫人马上拾掇好。”李世忠红肿着双眼弓着腰低声奏道。此刻先帝的尸身还没移出乾清宫,新帝也只能在他处先凑合一晚再说了。
庆贞帝看着眼前佝偻着身体的大内总管,与记忆中那个扮作马儿把哥哥驮在肩上欢笑着跳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