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年的清华,重点全在理工科上,还没有后来大名鼎鼎的国学研究院。</br>目前清华的国学老师,学校只问有无举人进士头衔,不管是不是优秀教师。</br>学生上课的情景也挺荒唐,和后世很像。老师点名时,一个学生可以代替很多学生答到。或者过去答完到再溜走,还可以上课时打瞌睡。</br>台上的老先生则一直高踞讲坛视若无睹。</br>五四之后,北大已在蔡元培手下突飞猛进。清华的学生彻底不能满足再学旧经学,于是很多人直接跑去北大旁听。</br>李谕干脆直接给他们挑明:“如果觉得清华的国学课程达不到预期,你们就去别的学校旁听,比如北京大学。”</br>北大用不了多久就会招募数位章太炎的弟子,这些人在国学上的造诣称得上民初第一流。</br>金岳霖说:“可惜就是离着太远。”</br>李谕立即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我会捐给学校十台汽车,其中一部分专门用作往来四九城的校车。”</br>吴宓高兴道:“不愧是李监督!手笔真大!”</br>一辆汽车如今少说也要两千大洋,十辆就要2万。</br>侯德榜说:“我倒想拆台汽车看看它是怎么运转的。”</br>“我已经考虑到这一点,”李谕说,“所有的汽车配件都会有好几套单独提供,专门用作工科研究,以为将来热衷机械学的人才所用。”</br>戴芳澜突然问道:“先生,您要不也给唐校长建议建议,在学校里多安置几间更大的生物实验室。”</br>李谕说:“这个好说,我会叫着唐校长一起去找教育部,把清华的地盘再扩大一倍,增加许多房舍。在教育上花钱不能叫花钱,都是有效投资。”</br>戴芳澜说:“肯定不会白花,咱们工科追赶洋人虽不容易,但我认为不需要太多银子的生物是个很好的突破口。”</br>李谕自然赞同:“生物大门类下的一些细分领域,如果潜心钻研十几年,咱们确实可以和洋人争一争短长。”</br>戴芳澜很有信心:“十几年嘛,那肯定够了!”</br>李谕本来一直想早点搞定青霉素,不过仔细考虑了一下,还是觉得应该先放一放。</br>青霉素搞出来不难,难在培养出可以量产的菌株。整个过程需要大量的对照试验,运气成分不能忽略。</br>关键青霉素的现实意义太大,这反而成了制约李谕的核心因素。</br>而且青霉素价格太贵,国内消费不起,生产出来就怕给洋人做了嫁衣。</br>毕竟工科不同于数学物理这种纯理科,工科对经济的影响太大了。</br>搞搞纯理科可以做到人畜无害,洋人能把你捧到天上;但工科就触动了太多利益。</br>李谕小心翼翼地搞无线电和汽车,其中汽车基本只研究专利,做汽车产业链上游的隐形知识产权型企业,工业方面还是欧美在做;无线电更是高科技型产业,而且李谕把摩根家族拉了进来,让他们分享利润,不然根本没有搞起来的可能。</br>青霉素虽然属于生物范畴,但说它一句生物工程不为过吧。</br>原创出来,没有洋人掺和,李谕在羸弱的民国政府之下,根本没有保护自己的可能。</br>就算欧美忍得住,日本人也绝对要对李谕动手。</br>另一方面,虽然一战时可以依靠青霉素大赚特赚,也能拯救一些外伤患者。</br>但其实一战时期死人最多的是西班牙大流感。</br>缘起于美国的那场大流感造成了5000万以上的死亡,超过了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