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而且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中还有女子。
蔡元培对李谕说“说起来当教育部长还是有点用的,不然连这点校舍都搞不定。”
然后蔡元培招了招手“齐校长!”
校长是齐如山,李谕此前在法国时见过他,一同听过歌剧。
齐如山拱手道“蔡部长,李院士。”
蔡元培说“疏才已经应允,将来咱们的学生到了法国,他可以帮助勤工俭学生找兼职工作。”
齐如山也高兴道“李院士帮了大忙!我还在想,如果仍旧让学生去巴黎磨豆腐,恐怕无法满足这么多学生的学费需求。”
三年前,李石曾便在巴黎创办了一家豆腐公司,破天荒地把勤工俭学这条路大大拓宽。
洋人对中国的豆腐一向情有独钟,公司效益说得过去。
李谕让他们夸得有点不好意思,连忙客气道“不用再谢我了,真的只是举手之劳。”
留法勤工俭学会,这个忙真心不帮也得帮。
后来由于一战影响,国内汇款渠道断了,这些留法的学生生计遇到了很大困难,国内帮不上忙。
李谕那时确实比李石曾等人更能提供助力。
另外,别忘了一战时期还有相当多华工被派去了法国,乃至形成了未来一股绝对无法忽视的革命力量酝酿地。
李谕看了一圈学生,接着问道“今年就会派往法国留学?”
齐如山说“会选一批考核合格者出去,其他的则要继续上完预科班。”
李谕说“贵校的进度着实紧凑。”
留法预备学校同样秉承了勤俭特色,学费一个月六元钱,整个学校除聘请了厨师,其他一切校务全都是学生们自己动手完成。
总体上看,这帮学生与以往赴欧美留学生区别很大,特点很鲜明——穷。
不过穷也是相对的,一般人家仍旧负担不起,但蔡元培已经竭尽所能大大降低了费用。
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第一批派去法国留学的学生,就有许多人在学术上有所建树,比如后来的北大教授李书华、李宗侗等。
其中的女学生郑毓秀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性博士,第一位女性律师。
留法的事情需要慢慢来,第一批出发得等到年底。
——
受辛亥革命以及清帝退位影响,京师许多学校被迫停办,正在恢复之中。
恢复最快的是刚从京师大学堂改为现名的北京大学,而且刚换了新校长——严复。
对能当上民国后的第一任北大校长,严复心中颇为自豪,视为得偿平生夙愿。
受严复邀请,李谕作为“校友”被喊到了学校中。
但到了北大后,李谕感觉在学风上,这里甚至比不上简陋的留法预备学校。
清末这几年京师大学堂发展地较为缓慢,前清的最后一任监督劳乃宣是个忠于大清的遗老,辛亥时期,他仓促接理大学堂,却又称病而去,留下了一个乱摊子。
更麻烦的事,京师大学堂有很多官僚气息,沾染了清廷的腐败习俗。
“哈哈!疏才啊!你来得正好!”严复丢下一堆账本,戴好眼镜说道。
李谕拱手道“严校长,恭喜恭喜!”
严复说“恭喜先不着急,教育部的正式任命书还没有下。”
李谕说“那您的这个校长是怎么来的?”
严复说“袁大总统亲自任命。”
李谕心里一咯噔,难怪他在校长任上只当了一年不到。
如今是民国了,啥事都不能总统一个人说了算,必须国会同意,所以蔡元培的教育部对袁世凯的这个任命流程颇有意见。
李谕看了一眼桌上的账本“严校长要当会计?”
“要是我当会计就可解决经费问题,我永远都愿做个算账的。”严复说。
“怎么,难道堂堂北京大学都会缺钱?”李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