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刻那种好胜的、兴奋的心情又是那么的真实。
要冷静一点。
在沸腾的情绪当中,简一鸣克制地保持着一丝清明,开头着第一呈示部漫长的乐团演奏给了他冷静的时机,简一鸣这时候想起来他现在要演奏的是协奏曲,除了他自己之外还有人数众多的乐手坐在台上,围绕在他身边,他们将要共同进行演奏。
在贝多芬的协奏曲里,乐队不再只是钢琴的陪衬,钢琴也不是单纯的主角,它们相互衬托,共同前进,像相伴相生的植物,相互缠绕,它们合作、竞争、相伴,让声音变得丰富而多样。
第一呈示部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都由乐团完成了演奏,宏伟的第一呈示部,像一众舞蹈演员浓妆盛抹地跳完了华丽优雅的宫廷舞之后换幕,转入第二呈示部,主部主题将由简一鸣和他的钢琴开始演奏,副部主题由乐队完成。
这里钢琴有将近二十秒的独奏时间,四小节,是第一乐章第一个起承转合点。看似短短的二十秒时间,却是全场注目的二十秒,如同河流走向,接得好,这里是无比顺滑的弯道,接得不好,这里就是落差巨大的瀑布,极其显眼和突兀。
之前在这个转接点简一鸣的表现只能说一般,跟接力赛交接棒似的,他就是能接住棒的那档,不丢也不是最顺畅的那个。
但是今天——
简一鸣手里下的音符和他本人现在热情澎湃的情绪形成两个极端,延续之前的C大调,恬静自然的乐段,稳稳地托住了第一呈示部的展开,四小节的独奏,八小节构成补充,乐队再次自然进入。
——不太妙。
指挥听见简一鸣的钢琴声,忍住自己扭头去看的冲动。
上台之前指挥也有了解过选手的资料,十个比赛选手,七首协奏曲作品,这么大的工作量,乐团不可能每一首都用尽全力去演奏,所以他们在这之前就了解过谁是“鼓励名额”,谁是真正的决赛选手。热门选手像路加,就是乐团要用一点力认真配合的类型,特别是今天路加的状态火热,乐团要是还状态松弛,被年轻的比赛选手比了过去,国家乐团的脸还要不要了?
第七位上台的选手就属于“鼓励名额”,乐团稍微放一点水,无伤大雅。
而简一鸣,则是这两者之间,不太好把握的那一类。
指挥了解过他的比赛情况,觉得简一鸣的现场发挥不太稳定,不能说是鼓励,毕竟他有明显超出其他选手的实力,但说他能竞争领奖台,似乎有点玄。
花赛的官方明显有捧他的苗头,赛委会也和指挥接触暗示过,但之前的合奏来看,指挥觉得简一鸣还没有到需要乐团全力支持的程度——那会完全盖过独奏乐器的风头,不仅打击独奏选手,也会显得他们乐团很不专业。
在指挥的心中,就算比赛选手连番车祸,让协奏曲听起来“还过得去”,就是他们乐团的专业。
所以他开头放水了,但是简一鸣没有像之前那样划水。
怎么声音突然完全变了?
指挥甚至有种感觉,如果简一鸣选的是普三,演奏的效果未必会比路加·刘差。
他现在只庆幸演奏的是贝一。
更偏向古典主义音乐的贝一,整体更加柔和有节制,所以简一鸣的钢琴不能像普三那样奔放热情,尽情地炫技,尽情地歌唱,不至于让乐团的松懈暴露无遗。
指挥赶紧递了眼神给各个声部的主席。
第一个接收到信号的是第二小提琴主席,她演奏时候的弓有了变化之后,第二小提琴的人就知道意思了。
比他们更早反应过来的却是第一小提琴主席,也是整个乐团的首席,他就坐在简一鸣的后面,完整看到简一鸣的演奏过程,从他第一音出来的时候就发现不太妙,从第二呈示部开始,他比指挥还要先一步做出调整。
中提琴部、大提琴部、吹奏部。
乐团各个声部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