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官泰笑了:“贤哥,打算捐多少啊?” “五十万。” 何定贤报了一个小数字,霍官泰却点头:“可以,我帮你联系陈先生,记得你在港岛也有一所学校吧?” “嗯。” 何定贤道:“九龙塘,牛津道的一所中学。” 霍官泰轻笑一声:“那事情就简单了。” 五十万港币,于港岛商界大老板而言,是一个随手可以掏出来的数字。但港币目前与英镑挂钩,算是外汇,在国内购买力惊人,支持一所大学建设绰绰有余。 让陈先生见他一面,聊几句天,还是简单的。 愿意花钱办事,确实方便。 隔天。 下午。 半岛酒店。 何定贤开始为购买重型军火的事情奔波,南洋同胞提出来的要求,尽量满足嘛 不管能不能成。 总得问问。 飞机大炮搞不来,机枪搞几把不过分吧?搞来的火力可都是会打出去,关键时刻,能救同胞的命,一点都不浪费。 军火庄家施平听完他的诉求,却陷入沉吟,出声问道:“何sir,要多少货?” “轻重机枪加起来起码要五十挺,子弹要十万发,手雷之类的十几箱,防弹衣能搞多少,搞多少。”何定贤坐在对面,端着杯咖啡,轻笑道:“毕竟,我都没有一件防弹衣。” 施平则是充满警惕,望着他,重申道:“何sir,照规矩,这些家伙不能出现在港岛!” “我明白。” 何定贤点点头,摊开双手:“我也是麦sir的合伙人,起码在这件事上同他利益一致,怎么会犯麦sir的规矩?除非将来都不想赚钱了。” 施平轻轻颔首,刚开始他以为何sir要组建非法武装呢,现在看起来何sir没有疯。 “放心,我不会拿你们的武器造反。”何定贤轻笑一声,阴阳怪气的道:“真打算造反,还缺人送武器吗?” “呵呵。”施平发现小心思给人看破,倒也不尴尬,和煦的笑笑,解释道:“步枪、手枪,警队可以出货,但涉及到重火力武器和手雷,警队仓库是没有的。” “防弹衣有,但不在销售行列。” 何定贤轻啧一声,站起身道:“算了。” “这份钱你们没本事赚,要知道,南洋一件防弹衣都炒上一万港币,大有的赚。市场估计也就这一两年,不赚,我找其它供应商,小摊贩做生意就是这样,畏畏缩缩,一辈子赚不了大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