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急忙过去取了俩套煎饼,一套给自己父亲,一套给苏辙,为了自救,为了留在这里,他连给赵时带一套都忘了,而苏洵与苏辙微微皱眉的吃了一口,果然面色一惊:“好吃。” “不错。” 然后不等苏轼狂喜,苏洵又摇头道:“只是这与科举有何关系?” 话虽如此, 他们却还是吃完了一整套煎饼,然后细细的打量了煎饼车,扭头看着前方的赵时,微微有些改观, 旁的不论, 单单是这一份用心, 老夫对他或许确实有些偏见了, 苏轼用力的挠头,正要再找其他能够夸奖,证明自己留在这里不仅仅对科举无害,而且有益的时候,赵时倒是神色平和,只是把这俩人当作明日正式开业前的测试人员,招手道:“煎饼尝过了,几位不妨再来尝一尝这个?” 还尝? 您没看到他们对于吃食都不太感兴趣吗? 苏轼有些无奈的看向赵时,却不曾想,苏洵犹豫了一下,竟点了一下头:“劳烦小郎君了。” 小郎君? 苏轼狠狠的晃了一下脑袋, 不对啊! 你刚才不是抨击对方,抨击的挺狠吗? 怎么还感觉, 你已经对郎君开始改观了呢? 赵时揭开了锅…… “此物是?” 火锅? 关东煮? 赵时也有些不太确定,他反正是依着这一类,根据这个年代已有的食材,自己弄了一个类似的,便叫它:“东京煮吧!” “东京煮?” 苏洵对面前这食物有些好感, 很像书生, 清雅淡白, 而看护东京煮的残疾女子,倒也算是个机灵人,看到苏洵感兴趣,便急忙在,别说苏洵了,赵时都忍不住咽了一口口水,邀请道:“先生不妨尝一尝?” 苏洵小小咽了一口唾沫:“好。”然后便挑挑捡捡的从中夹起了一块豆腐,放入口中, 只这一下, 便忍不住微微眯眼:“甘味悠长,小郎君的奇思妙想,让老夫大为震撼。” 这是…… 又改观了? 苏轼忍不住上前:“那我……” 却不曾想, 明明好像只这一会,就对赵时改观了好几次的苏洵,却是立马呵斥:“这只不过是食物小道而已,与科举有什么关系?” 苏轼微微张大了嘴, 你这人, 怎么这么复杂? 倒是苏辙简单很多,吃了几块豆腐,又夹了别的一些,便对残疾女子作揖道:“敢问娘子,此物售价几何?” 残疾女子急忙还礼,然后看了眼赵时,轻声道:“售价豆腐俩块一文,羊肉一块俩文,还有……” 苏辙便静静听着, 然后问道:“那不知娘子能赚几钱?” 谈起这个, 残疾女子便忍不住眉眼弯弯:“郎君大恩,这一锅妾能赚十文。” 十文? 苏辙暗暗咂舌,此物味道鲜美,迫人心魂,就连他都觉得自己能吃一锅半,而一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