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远不如老白员外家,里面的佣人也要少得多。算上固定资产,此村的首富,家产顶多能有几百上千贯。 在客厅见到主人,是一个中年男子。 寒暄几句,知道他姓李,便称他为李员外。 李宝笑道:“俺也姓李,指不定五百年前是一家。” 李员外也很高兴,叫佣人拿来自家蒸制的茶叶,询问李宝打算收购多少山货。 穷乡僻壤,懒得再装。 李宝说道:“请员外屏退左右。” 李员外挥手让佣人退下。 李宝拿出知州签署的公文说:“俺们是州衙的公人,到此来追捕一名逃犯。” “逃犯?”李员外连忙查看公文印章。 曾孝端说:“此人名叫韩和,又唤作韩大。他爹妈都是药王沟的,四十年前,一家逃荒到州城要饭。” 李员外问道:“他爹妈叫甚?” 曾孝端摇头:“不清楚。” 李员外说:“在下今年也才四十二岁,四十年前就搬走的人,还真不可能认识。不如,在下请来几位村中老人,问他们是否听说过?” “烦恼李员外了,只是不可走漏风声,免得把逃犯给吓跑了。”李宝说道。 “俺省得。”李员外唤来仆人,让他去请村中老者。 陆陆续续来了几位老人李员外打听道:“各位长辈,你们可记得药王沟有姓韩的人家?四十年前逃荒去了金州,他还有个儿子叫韩和。” 一个老者说:“药王沟里有两个村,靠里头的老虎岩村,确实有几户姓韩。俺弟媳就姓韩,从那边嫁过来的。” 李宝立即说:“能否请老丈的弟媳来问几句话?” “她都死三十年了,俺那侄子去过老虎岩。”老者说道。 于是,又把老者的侄子李四请来。 他侄子也快五十岁,陈述道:“俺妈没死的时候,俺跟着去过老虎岩。后来俺妈死了,外公也死了,就没再走动过。” 曾孝端说:“那姓韩的,与阁下年龄相仿。阁下随母回娘家,或许还跟他玩耍过。” 此人抓耳挠腮想了半天,实在记不住有个叫韩和的小伙伴。只说:“四十年前大旱,好些人都出去逃难,便连俺家都逃去县城,俺爹也是那个时候饿死的。老虎岩姓韩的几家,我记得都逃荒去了,俺外婆就是逃荒时死的。” 反复询问,没啥收获。 在村中住了一晚,李宝带人出发,把那老者的侄子李四也带上。 李宝在药王沟靠外的村落打听,杨朴则跟着李四去老虎岩村探查。 杨朴扮成李四的侄子,害怕口音露馅,全程都不说话,只提前叮嘱李四该怎么做。 李四进得村中,凭二十多年前的记忆,找到自己外公家的房屋。只有个妇人在喂鸡,互相并不认识。 说了好一阵,才算是认下亲戚,妇人是李四的表侄媳。 李四说道:“俺生了场大病,没几年可活了,就想回老虎岩看看。俺小时候有个玩伴叫韩和,四十年前逃难去金州,他活着回来没?” “不认得。”妇人摇头。 杨朴装成哑巴,咿咿啊啊打手势,不断翘起指头比划着“六”。 李四得到提醒,又讲:“俺听人说,他六年前回来过?” “六年前?”妇人顿时笑起来,“叔伱记错了,六年前回来的不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