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观点:“确实该取消诗赋,哪能靠文学作品选官?诗赋改成了啥?” “申论。”朱铭吐出个现代词汇。 “呃……好吧,非常合理。”朱国祥做出最终评价。 苏轼,还反对试卷糊名,理由是可能选出道德败坏者。 朱铭随手拿起那本《孟子》,踱步走到书桌前,借助油灯的光亮翻看。 准确来说,这是一本《孟子章句》,由东汉经学家赵岐做注解。 朱铭只读过朱熹的《孟子集注》,上大学时囫囵翻了几章,就扔进抽屉里吃灰尘。 后来搞自媒体,为了做理学系列视频,他把《四书集注》都翻烂了。古文水平倒是大有长进,可惜点击率低得愁人,而且掉粉非常严重,因为客观评价朱熹会被键盘侠拉黑。 此时此刻,阅读赵岐的《孟子章句》,朱铭自然而然想起《孟子集注》。 朱熹的种种批注,清晰浮现于脑海,跟赵岐的批注两相对照。 翻看几页,朱铭大概看明白了。 赵岐的批注一板一眼,下笔时特别守规矩。而朱熹的批注则夹带私货,完美体现啥叫“六经注我”,通篇都在用《孟子》阐述理学。 正要把书放回去,忽从书中掉出一张纸。 朱铭捡起来阅读,纸上抄写着王安石的《王霸论》。末尾还有抄写者的读后感:朝闻道,夕死可矣! 王安石不仅是改革家,还是一位非常重要的理学家。 《三经新义》是改革派的思想武器,被王安石确立为科举唯一指定工具书。司马光后来得势,也只敢把王安石的《字说》给禁了,依旧允许考生引用《三经新义》来答题。 无他,这三本书太厉害了! 甚至后来朱熹写《四书集注》,也是沿着《三经新义》的路子在走。 朱铭快速翻找完全书,发现书里夹着许多小抄。除了王安石的文章,还有二程、张载、司马光、吕惠卿等人的作品,内容都是对《孟子》经义的阐述。 朱铭感慨道:“这本书的主人,看来是真心向学啊。” 古代资讯传播缓慢,书籍扩散也受地域限制。想收集到各家之言,就必须四处游学,其中艰辛可想而知。 朱国祥却没心思看书,他已经坐到了床上。 被褥面子明显是麻布做的,但并不粗糙,而且异常柔软,也不晓得用了什么工艺。 被褥里子同样软软的,朱国祥以为填充了棉花,但仔细去摸,又有类似秸秆的玩意儿。 研究半天也搞不清楚,朱国祥忍不住问:“古代用什么填充被子?” “棉花。”朱铭还在看书。 “除了棉花呢?”朱国祥问。 朱铭说道:“有钱的用羊毛、鹅毛、鸭毛,没钱的用稻杆、麦秆、芦花,反正是能用啥就用啥。” 朱国祥缩进被子里问:“看书半天有啥发现?” “没什么特别发现,这本书的主人做了很多小抄。”朱铭说。 朱国祥嘱咐道:“睡觉吧,省着用油,对眼睛也不好。” 朱铭把书塞到箱子里,俯身推回榻下。 吹灯睡觉。 这一觉睡得特别香,穿越以来担惊受怕,还没有睡过囫囵觉。 等朱铭睁开眼睛,已是第二天的半上午了。 朱国祥正在穿衣服,有些短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