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和日丽,惠风和畅,宽阔的主干道路两旁的槐树高大繁茂,将大半的街道拢在它的枝桠下,枝桠随着风微拂,近两日,洛城十分热闹,道路都比平常更干净些,百姓们日日都在议论最近的大新闻 南朝的公主要来北境和亲了! 前日那百官于城门前迎接公主的场面,是这几日洛城里茶余饭后的必聊话题,谁若不能说上两句,那真是耻为洛城人啊 只是,任这街上的人说破脑袋,也不妨碍话题的主人公在这春日的大街上肆无忌惮地来来回回。 这已经是宋挽第三次走到这一条街了,确实,她不得不承认,这北境的路还真是不好认。 百薇跟在一旁,脚都走的有些麻了,她一手撑着墙,满头大汗的扶腰,气息略微加重了些 “我的公主殿下,您真的能找到路吗?” “那天入城时,我明明看到这里有一家当铺!肯定就在这附近。”宋挽不服气地说道。 那天自己虽披了面纱,又坐在轿子里,但她记得很清楚,这边确实有一排排的槐树木和一家叫金玉堂的当铺。当然,这话今天她已经说了几遍了,只是从一开始的信誓旦旦,到这会儿底气越来越不足。 百薇这会儿更是悔不当初,听了宋挽的鬼话。不再理会宋挽,自顾自的走到一旁买包子的铺子前询问。 “大娘,咱们这条路上有叫金玉堂的当铺吗?” “金玉堂,那在城南,咱们这是城西。” 大娘一脸看傻子的表情望着百薇,百薇捂着脸,灰溜溜的拉走了宋挽,好在两人今天都着男装,丢脸也不怕。 不过,这也不怪宋挽,自出生起,她一直在皇宫一隅生活,连宫门都难迈出一步,哪能识得这北境都城四通八达的路呢? 好在两人脚力不错,硬是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金玉堂。 这金玉堂果然是大手笔,门楣都比旁边几家商铺大上几倍,宋挽很满意,领着百薇挎着大步迈了进去。 哪怕临到太阳落山,这里面依然有不少人排队,眼瞅着铺子就要打烊,众人都着急起来,生怕排不上自己,柜面后的伙计也是忙得不可开交,每每收一个宝物又要研究半天,才敢出价。 只是,众人都在前堂忙活,一个身着月白色直缀的男子却跟着掌柜进了里间。他一身打扮看似素淡,但宋挽在南境皇宫侵淫数年,最懂的察言观色,越是位高权重者越是喜爱在不扎眼处显富贵,这位就算。 那袍子用料当是织金锦,虽算不上顶顶难得,但也算是王侯专属,一般寻常商贾便是拿上大把黄金,也难的一匹。还有腰间的带钩和手指上的扳指不是一般贵族喜带的羊脂玉,而是更罕见的黄玉,宋挽这次的嫁妆里就有一件黄玉的印章,因为价值过于昂贵,根本没办法拿出来换钱。 那男子个高腿长,转瞬就消失在隔间,宋挽赶紧收回打量的目光。常年的深宫生活不易,早养成了眼观六路,谨慎小意的作风。 不过好在这是北境,这些弯弯绕绕的事情还暂时不足为忧。 眼下,她最要紧的还是将嫁妆里这些不甚起眼的小物件出手换个好价钱,不管人在哪里,手上握些银钱才是最好。 宋挽排了一会儿队,实在等的着急,她今天和百薇好不容易才溜出来,驿馆看守者众,好在还有冬葵能顶一阵子,若今天办不成,往后再想出来怕是难了。 柜台前正有一男子口若悬河,吹嘘着自家这件祖传的青铜器,说得天上有地下无,若不是家中母亲重病,根本不会拿出来卖。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