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抢更多的东西。”淑妃冷不丁道。 听起来似乎是玩笑话,但淑妃的确觉得,很大可能是这样。 “他们为何会觉得,能在这时候,抢下更多的东西呢?”楚熙顺着她的思路,继续思考下去。 “边关或许不止发生了这一件事。”淑妃微微蹙眉,叹了口气,“希望不是我想的那样。” 只可惜事与愿违,边关确实发生了一件让匈奴人高兴的大事。 淑妃的推测对,但又不完全对。 正常情况下,匈奴的确不会在这个时候主动和大周起冲突。但是,在敌方有明显破绽的时候,是个有野心的人都会想要拼一拼。 而他们以为的破绽就是,本朝大将军萧定山的逝世。 萧老将军时年五十又五,对一个戎马半生的老将来说,这个年纪已经算是高寿了。他镇守边关多年,不知阻挡过多少次匈奴侵略,杀过多少匈奴,匈奴人对他恨之入骨。 他是在边关去世的。 早在几年前,皇帝就曾劝这位老将军留在京城养老,但萧定山不愿意。 “谢陛下垂爱,但老臣习惯啦。”彼时虽然年迈但仍十分精神的萧定山大笑着道,“京城固然好,但酒不够劲,风也太柔,太安定了,老臣反倒待不住。” 他习惯了烈酒,习惯了边关凛冽的风,死也要死在那边。 皇帝回想着老将军的话,沉默良久,准了萧定山之子萧崇平的折子,让老将军葬在边关。 在此之前,他已经命人调遣援军、运送粮草过去,只这封和求援一道发来的折子,被他留了下来。 萧定山之于边关守军,几乎就是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他去世,边关必然混乱。匈奴人自认为抓住了个好时机,彼时自家士气高涨,能趁乱打进大周。 至于繁殖期的母马和女人,藏在后面就是了。 他们集齐了大部队,妄图直接把边关打下来。 这些年,边关爆发的战斗多是小规模的,边关守军十万人便足够了。剩下的兵力主要在京师和南方边境,其余分散在各个重要地带。 但匈奴此次显然想玩大的,集结的人马约有十五万,又多骑兵,似乎没有输的可能。 然而有句话叫哀兵必胜。 萧崇平不堕其父之名,尊父亲遗嘱,借父亲的死激发士气。 匈奴不灭,父亲怎能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