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整理好的记录红帖上首第一行信息赫然写着:刘大,出价5两5钱! 排在第二位的是住在镇中心位置的一名员外,他出价5两。 而是沈大娘排在第三位,出价4两5钱。 沈晚芸虽遗憾沈大娘的出价就低了那么一两银子,却也知道这一两银子够普通的三口之家吃两个月,对于沈大娘来说,如果不算上沈壮看大夫抓药的花费,一两银子更是够生活三月有余。 终究是差点缘分,谁会提前得知她的小面摊转让竞价比一般旺铺还要高一倍有余呢。 遗憾归遗憾,沈晚芸还是要按最终结果书写告示的。 为了体现对这次转让的尊重认真,她还专门去市集买了墨宝,虽然是用鹅毛做的毫笔和一块拇指粗细的墨锭,但对她来说已经足够。 买完这两样后,沈晚芸又绕着市场转悠,想挑纸和砚台,最后她挑中了一张样式精致还带图画的纸张和一个普普通通的木砚。 一顿挑选猛如虎,一问价格一钱五,沈晚芸咂舌,觉得还是不搞那么多花头。 最重要的消息往往用最朴素的纸张宣布,因此沈晚芸回家翻出上次剩下的红纸边角料,栽了一张长一尺宽半尺四四方方的红帖,右上方还有一小个镂空的“囍”。 那是沈年上次剪的。 至于砚台,勤俭节约的沈晚芸正寻思找木料自己做时,时文就从院外拿来了一个雕刻成竹节形状的精致竹砚。 他原本在院中劈柴,见赶集回来的沈晚芸除了拿笔墨回家之外两手空空,就猜到她没有挑到合适如意的,于是选用动手梨木做了一个。 沈晚芸见精致的砚台双目泛过一瞬间的亮光,她刚好需要这个,时文真是比她肚子里的蛔虫还懂她! 同样两眼放光的还有在一旁等着看阿姐写字的沈年,他热爱读书热爱识字,自然也喜爱文房四宝,更向往自己能拥有那一天。 从前他最爱路过镇西私塾,因为那文雅清秀的教书先生最喜欢在私塾门前的墨缸洗笔和砚台。 他清晰的记得对方右手拿着一个巴掌大的石砚,左手执一支不知用什么毫做的毛笔,双手同时将笔和砚放进墨缸中慢悠悠的搅动,浓墨便随着晃起的涟漪荡开,像一副水墨画。 那水墨画实在是太美太有意境,每一次都让他流连忘返。 看得多了,他内心对于笔墨纸砚文房四宝的渴求与日俱增,但又不能说出来给阿姐娘亲徒增烦恼压力,便想尝试自己做一套过过眼瘾。 砚台看起来是最简单的,但沈年扛不动斧头劈不碎石块,干脆和了些泥巴自己糊了一个,每日小小翼翼的带着泥巴砚台去晒太阳。 心心念念的晒了五日后,泥巴砚台看起来终于彻底晒干成型,沈年至若珍宝,当天晚上把他抱在床上揣着入睡。 没想到看似铁实的泥巴砚台就像一盘散沙,都不用风吹就碎了,沈年次日醒来时,让他爱不释手的宝贝砚台已经消失不见,只剩满床的土块灰渣细沙陪着他。 一身一床灰的他还被沈母揪了耳朵。 为此,沈年幼小的心理受到了打击。 倍感受伤的他决定化悲愤为力量,转战制作毛笔。 当时家中养了一只大公鸡和两只母鸡,其中大公鸡尤其显眼,每日耸着华丽漂亮的尾羽在院中昂首挺胸的踱来踱去。 高耸鲜红的鸡冠和七彩的尾羽让它无比骄傲,每日想打哪只母鸡就打哪只母鸡,雄赳赳气昂昂,活脱脱的家禽中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