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三十一
永熠五年。
永熠帝年满十八, 历经四朝的首辅顾兆辞官,传闻永熠帝挽袖想留,口称叔父, 可见对顾首辅的信赖不舍以及器重,不过顾首辅还是辞了官。
民间有读书人言说顾首辅知进退,小皇帝羽翼丰满,如今亲政,顾兆再贪恋权势留下去,到时候想走怕是都走不及了。
黎府满门荣耀, 是真真的鲜花锦簇烈火烹油。
顾首辅在皇帝成年后辞官归去, 此举乃是明智之举。
百姓们可不管权势阴谋什么的,提起顾首辅来只会夸好, 夸能臣、贤臣,自然也要赞一声皇帝是明君了。
哪怕是早早退位的光武帝, 在民间百姓们心中那口碑名声是极好的, 光武帝打仗战无不胜——隔了些许年份,老百姓们有了滤镜,再说当年战况如何, 历无病输赢几回, 百姓们可是不知道实情的。
现在百姓就知道,光武帝在时那把几个小国都打爬了,现如今哪里还有南夷、茴国、蕃国,全都是大历的版图疆土了。
至于在官员读书人心目中,有人是提起光武帝就头疼害怕,有人是心里骂一句暴君, 还有人想非明君。反正口碑不是很好。
可光武帝如今管这些呢。
话说回来, 顾兆辞退了首辅一职, 京中世家权贵还在等着格局变动,有的老臣子望着天,故作深沉来句:要变天了……
咋变?
又或是有人期待已久今日局势,说个:黎家权贵这么多年,也该换个姓了。
顾兆一走,没了权势,黎家就是太皇后外戚又能如何,太皇后与太上皇不管朝政隐居多年,不出几年,泼天富贵的黎家早晚要冷了下来。
“该换人了。”
京里权贵都想顶了黎家位置,成为第二个黎家。结果顾兆刚辞首辅没几天,永熠帝便下了旨意,提拔了黎照曦为新首辅。
京里摩拳擦掌想顶替黎家的权贵们:……
咋还是姓黎啊。
有朝臣还是机灵,脑子活,没钻死角,光想着往首辅那儿踅摸,有人笨的,光想着拉黎照曦下台,瞧瞧用的什么借口,黎照曦哥儿之身——
这不是膈应黎照曦,这是给圣上不痛快呢。
圣上就是哥儿啊。
很显然,拿着攻讦黎照曦的,圣上先发落了此人。黎照曦还是首辅,稳稳当当的。那机灵的朝臣,到了下次小朝会,等政事商议结束,是心里思索千万遍,这次咬咬牙还是挺身而出——
何事。
顾兆做首辅留下的习惯,百官有事奏折子,折子内容尽量去繁从简,把事情交代清楚了。大历官员受调-教十多年了,即便是现在这位臣子所奏,还拍了马屁,写的婉转,但听下来特别好提取。
就一个意思:圣上成年了,有没有想法选秀啊?
永熠帝他老子时,那时候谁提这个谁挨骂,回头光武帝还给你下脸子——因为顾首辅拦着劝着圣上,别动人官职,说这些谏言你选秀的臣子想法也是传统,毕竟前头那么多朝代皇帝都这么干了,可这几位臣子特别清正廉明,能干事,是个好官。
意思公私咱分开。
要是按照历无病那个想法,谁建议我选秀,那我就开了谁,那全天下读书人科举人可能没几个能用的了。
这时候男子一妻多妾是寻常,更遑论皇帝了。
人家谏言你不听,发脾气就发脾气,回头过年了给其他大臣赏福字、赏喜菜,把这几个晾着,晾一两年,他就知道苦头了。
京里权贵社交圈,是耳听八方,闻风声可快了。
圣上露出个苗头,底下人就知道该拍哪个马屁,该晾着哪位了。
官职就别动,还得让人干活呢——那时候顾兆手里没几个人,都快是矮个子里瞧着凑合便调-教调-教的,总不能让顾首辅一人干八百个人的活吧?!
顾兆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