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军当以此为戒,切莫不识时务!”
看到魏兵用长矛高高挑起樊伷的首级,城上许多汉兵更是万分惊恐。习珍却是不怒反笑,喃喃自已:“智虽不及,节却不失,可谓忠义!”
习珍环顾城上这些汉兵,他可以清楚地看到他们每个人脸上的恐惧与彷徨,面对强大的魏军,与残酷的曹仁,这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一念至此,习珍果断地摘掉头盔,拔出佩剑,将头顶的束发一剑挥去。
“将军!”许多士兵皆是大惊失色,不知习珍为何要做此等有违孝道之事。
“襄阳习家世食汉禄,我习珍更受大汉天子之恩,无以为报!头可断,气节不可丢!”习珍左手紧握断发,右手剑指苍天,“今日以此断发明志,我誓与临沅共存亡!”
习珍说完,又将剑指向曹仁,大喝道:“曹仁,我心如铁石,汝勿复多言,尽管率军来攻!”
“我等誓死追随将军!”城墙上的一众士卒也被感动地齐齐下跪,慷慨激昂地说道。他们之中很多人已随习珍多年,一同假降东吴,又再度起事,从零陵一路跟到武陵,忠心耿耿。
“又是个不知死的!”
习珍这一番斩钉截铁的豪言壮志,让曹仁却是连连冷笑,他随即转头对一名亲兵说道:“将那些人押上来!”
很快,魏军方阵中推出五百三十四名汉军士卒,皆是反捆双手,少时全都跪在临沅城下。
“杀!”
曹仁面无表情地一声喝令,魏兵的一根根长矛毫不留情地贯穿了这些降卒的身体……
五百三十四人当众处死,一个不留。曹仁自然可以听清城墙上传来的震惊之声,随即厉声喝道:“城上之人听着,这些都是前日跟随樊伷突围,未肯及时投降我军之人!”
“势穷而降,绝无宽恕!”
“五日后,我军定当大举进攻临沅!待城破之日,蜀军大小将士与抗拒天兵之吏民,皆夷灭三族!”
在五百三十四具汉兵死尸面前,曹仁的声音宛如死神一般回荡在临阮之下。
魏兵在临沅城西二十里处安营扎寨,曹仁一面命士卒打造云梯与撞门大柱,一面命牛金带着当夜第一批投降的千余名汉军士卒,来到临沅城下,令他们大声招降。
“曹大司马说一不二,只要你等早早归降,便可尽数免死!”
“习珍愚忠,你等何苦为其送死,早日归降方是出路!”
“城内的各位同袍,你等皆有家小在城内,为何不为他们考虑?莫非也要让他们一同殉城?”
这些招降的言辞,真真切切地重击在许多士卒的心口上。
习珍断发立誓固然是能激起不少士卒的斗志与忠心,但也有许多相当现实的人,已经再为自己和家眷考虑。
这一日,城内流言四起,樊伷身首异处,临沅朝不保夕,曹仁残暴成性。不仅仅是汉军士卒,很多百姓都对魏军心存恐惧。响应成为乡勇的人越来越少,好多人甚至临时退出,不愿再为汉军效力。
“这样下去可不行啊……”
习宏负责招募乡勇,这些人的惊恐和抗拒他看得清清楚楚。如果再不想点办法,恐怕没等魏军来攻,临沅城内就会出现叛乱。
“不战而屈人之兵,好个曹仁!”习宏暗自感叹。当着汉军的面处死那些降卒,真是可怕又高明的手段。
但习宏颇有谋略,很快也想到了应对之策。在与习珍仔细商议之后,兄弟二人立刻决定将城中的士卒与留下来的乡勇,还有诸多的世家大户请到了临沅校场。
两个时辰后,临沅城内的校场上,习珍与习宏站在台上,除少部分守门之人外,其余士卒与一百余名招募来的乡勇,以及数十名大户家主皆在台下听训,甚至还有一些寻常百姓在校场外围观。习宏并没有让士卒进行驱赶,因为他正想让这些人一同旁听。
看到不少人皆是无精打采,垂头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