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望的,就是关索麾下兵马不多,能让魏军的斥候顺利逃脱。
向曹纂告辞后,邓艾随即来到山顶瞭望,然而此刻正是深夜,远方的大地一片漆黑,就算邓艾再怎么善于观察,也是无能为力……
十月之时,秋分已过,卯时过半,天色方才微亮。此时,在山顶站岗的一名魏兵也隐约发现了什么,急忙来到曹纂帐前禀报道:“启禀将军,西面似乎出现一队人马!”
“噢?”方才醒来的曹纂不由一惊,连忙叫上营中参军和将领,一同登山远眺。顺着士卒手指的方向,众人很快便发现,西面一处小湖旁,有一些人影正在西岸不断窜动,由于距离实在太远,难以看清他们穿的是什么军服。
“你等可知,这些人究竟在做什么?”曹纂显然看不出他们的意图,忍不住高声询问身后众人。
“莫非是大司马率军从当阳返回,此刻正在湖岸饮水?”一名牙门将忍不住猜测道。
“可他们离湖岸尚有一段距离,不似饮水……”马丘却是疑惑地摇了摇头,“何况他们不过千余人马,哪里会是大司马所率之兵!”
“就,就算是我军前部已近章山,也,也定会派人前来通报!”邓艾则果断地分析道,“此定为蜀,蜀军!”
邓艾说完,立刻转头询问那名站岗魏兵:“他,他们是从何处来的?”
曹纂对此也有疑问,目光同样落在了那魏兵的身上。那魏兵则是十分无奈地回答道:“将军,天色渐亮,小人方才看清他们出现在湖边,实在不知他们是从何处来的!”
“关索果然狡猾,趁夜进兵,好隐藏踪迹!”邓艾心中不由大为震撼,越发地不安起来。
曹纂则同样不解,连忙对一名裨将军说道:“杨秀将军可与两名斥候一同下山,看看那群人究竟是不是蜀军,并查清他们究竟在做什么!”
由于这片小湖距离章山不足十里,杨秀三人皆是骑马,因此不到半个时辰便顺利返回。杨秀当即向曹纂禀报道:“将军,那伙人乃是蜀军!他们此刻正在砍伐芦苇杂草,并堆在岸边。”
确认这伙人的身份后,曹篡也第一次体会到临敌的感觉,不由得紧张起来。他努力平复了一下心情,继续问道:“蜀军大约多少人马?统兵将领是何人?可是那个关索?”
“末将势单力薄,不敢靠近,只能在远处眺望!蜀兵发现我等,便前来交战,末将不得已退走!”杨秀遗憾地说道,“蜀军人数委实不多,想来不超过千人。至于何人领兵,末将着实没有看清!”
就在曹纂尚在思索之时,邓艾却是急切地起身道:“将军,章,章山周边只有此湖可供大司马之军饮,饮水解渴。蜀,蜀军砍伐草木,必为点火!我,我军连夜赶路,必然口,口渴难耐,若无法靠近水源,军,军心必乱!蜀军若趁此时东,东西两侧夹击,其势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