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金光闪闪图纸出现在了屏幕之上。自珍妮纺纱机之后,再一次出现了足以影响生产力的机器。 两人奋笔疾书,将图纸抄下来。匆匆用了一些点心,便又投身实验室。很快,京城锦绣纺织厂就开业了。本土的人工,本土的材料,再加上机器的效率,价格自然是极其低廉的。 渐渐地,京郊的庄子人人都买得起布匹了。与此同时,以往的一些手工作坊,也倒闭了不少。他们之中有的人买了机器,又重新开了起来。 和珅,乔致庸两人一起商量着,整理了一下中小手工作坊的情况。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出一款产品,给这些商户做一些贷款。” 乾隆御笔批示之后,便开始实行了。 永琏招募了许多工匠,继续潜心研究。 这样过了三四年,黛玉有孕了。 永琏喜不自胜。 宫中的赏赐也如同流水一般赐下来。 “你如今有孕在身,手头的事情都先放一放。”皇后叮嘱着。 “你啊,以后也别老攥在实验室了,听说前几年,呆在实验室,都不回寝室。真是不着调的。” 这对夫妻应下。 如今黛玉身边的丫鬟也各个都是能干的,便是雪雁自己也能管着家里的事情了。见得多了,也就不怯。 得到的多了,也就不吝啬。 只是偶尔还能瞧见有幼年时候呆呆的样子。 京城实验的差不多了,国营的水泥厂、纺织厂、玻璃厂开了下去。 这样巨大的利益分下去之后,各地巡抚、督抚给回的信上没有多少波澜。 没有波澜便是最大的事情了。 多出来的产能在哪里?多出来的银子在哪里? 朕为了大清的皇统,已经让步了,你们竟然敢从中渔利! 竟然还有官员谄媚写着【国营厂皆是买来的奴隶,因此此地,利润比旁边的州更多。可见旁边的州府并不是尽心尽力为圣人办事。】 各地高楼的奇观多了许多。 路修的好了。 这人和谁是一伙的,又是哪一个党派的,他说这话是为了什么? 淹没在无穷无尽这样的折子之中,难免不殚精竭虑。 此时又不免有些羡慕儿子永琏,一心一意做技术。 海外的事情,他知道的更多了,比以往听过了就往不同。这一回他知道将来会有飞机,会有大炮,会又大船。茫茫的海洋现年是一个天然的屏障,而若是不与外界交流将来便会成为国家的桎梏。 可是再如何,若是帝国内部不乱,外百年是无可奈何的。 乾隆这样想着。 若是全部都用机器,百姓做什么?若是都闲了下来,内部就会陷入混乱。 其他地方对机器渴求,因为他们缺人,而大清,人口巨大,机器的出现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他调整了阿哥所的可成,将海外的情况也放在了课业之中。 将技术、经济的比重增加了几分。 因为对他而言,他不必面对将来的对战,但是,他的子孙后代要面对。 永琮起初对这些很感兴趣,不知道为何,慢慢地只是了解,不再多学。 这几年,各处的纺织厂、各地都有了一些黛玉新培育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