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行了。真正跟那俩处好关系是不可能的,只能说骗骗粉丝而已。) YWM:骗粉丝不好吧? YWM:(虽然粉2d的人也多少沾点) 翩落雪lyly:(确实多少沾点) 翩落雪lyly:(不过我觉得最nt的是yxq的粉丝,这是可以说的吗) YWM:[正确的] YWM:[正确的,中肯的,一针见血的] 翩落雪lyly:(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人粉yxq) 翩落雪lyly:(连作品都没有的人) 翩落雪lyly:(或许这就是资本的力量吧) YWM:(你小心血别溅我身上) YWM:不过在被我搅和之后大部分都该脱粉了[斜眼] 翩落雪lyly:[惊] 翩落雪lyly:所以你是故意搅和的? YWM:[得意] 翩落雪lyly:我不懂,但我大受震撼.jp △ 杨蔓萌没法所谓的CP当回事儿。反正她人到了,配合拍摄就算完成工作了。 今天她用周博士的账号登上琰东高校联合会的数据库,下载几个别人的项目,然后开始一边抄一边写代码。 她要用爬虫做一个文献整理系统,用一个开源的自然语言处理的包来识别上下文的逻辑结构,从而判断文献对于搜索主题的态度是支持还是反对,亦或者提出新观点,并通过引文列表建立态度网络。 杨蔓萌虽然算是第一次系统地学代码,但之前也是赶鸭子上架式地在超感计划的一些项目里帮过忙,建立起这个系统的基本逻辑谈不上太过困难。 不过在真正写代码和调试的时候,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因为之前都是用别人的项目拿来改改就用,在自己从头写的时候,杨蔓萌才发现她几十行代码就得DEBUG好一会儿,捣鼓了一天才实现其中一个很基础的功能。 另外,杨蔓萌也在高校联合会的数据库里找到了静水曾经写过的项目。 那其实只是一个模拟建筑结构承压的仿真,只不过模拟的不是常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而是在失重状态下进行变向运动的自转空间站的结构。 因为本科学历对于静水的工作并不重要,当年她的本科毕业设计完全与地球表面的建筑无关。 杨蔓萌还记得,静水曾说,倘若国家能和平发展五十年,在五十年之后她们都有机会去到这样的空间站上看看。 “当然,那肯定不会是我设计的空间站了。”静水曾如此笑道。 而她所设计的唯一的一座宏伟但理念上其实颇有些幼稚的空间站,还静静地躺在高校联合会的数据库的历届优秀毕业设计集里。 杨蔓萌把那个项目下载了下来,想了想却并没有把它直接上传到自己的c-hub号里。 她注册了一个新号,只上传了这一个项目,而后切到自己的账号收藏了这个项目。 杨蔓萌不懂建筑学,也不太想去懂它。然而在打开那个空间站的模型时,她还能感觉到片刻心灵的安宁。似乎静水在时间的长河里留下了一个瞬间的切片,尽管转瞬即逝却也真实地存在过。 △ 杨蔓萌连着写了两天的项目,颜夏清家里也少见地完全安静了两天。 原本在阿涟去世后,他所住的这座房子里便一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