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他说:“不用怕。” 他说:“北京和繁春一样,不过是中国的一座城市而已,这座城市里的人也是普通人,所以你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陶竹先是露出了迷茫的表情,听懂后,她慢慢地吸了一口长长的气。 只是简单的三句话,让陶竹胸腔鼓噪,仿佛在她心底种下了一个大大的,遮天蔽日的,保护伞。 她拧开瓶盖,咕噜咕噜灌了半瓶水,让小小的力量发芽。 她知道,如果这件事发生在繁春,她一定不会多想,她会说是手机或者网络出了问题,而不会怪到自己身上,为了验证问题,她甚至可能拿着手机到店外面走一圈。 她就是对这座城市太陌生了,担心融不进去,所以才会小心翼翼,像是在讨好这座城市里的所有人。 其实,这个道理并没有多难想到。 只不过,需要有一个人,一个来自这个城市的人,坚定地告诉她,她才敢相信。 “再说了。”也就正经了不到一分钟,蒋俞白的语气又恢复到日常慵懒的状态,“连我都敢打的人,在北京还需要怕别人?” 陶竹:“!” 打你都是三年前的事了,你你你记什么愁啊! 陶竹小跑两步跟上他,跟他并肩回到学校。 - 成绩出来了,整体和陶竹预想的差不多,其他科目成绩都还行,分数在优秀线以上,只有英语,差到出乎她的意料。 陈老师只挑了几道数学题,给她说了几个简便算法,便把重点全都放在英语上。 和其他科目耀眼的成绩不同,她的英语才将将及格。 英语本来就是她的薄弱项,语法还好,单词是真不行,令她没想到的是,北京竟然还要考口语。 她学的是哑巴英语,会写不会念,刚才考的时候听自己磕磕巴巴的发音就知道自己成绩不会好,但也没想到这么差。 陈老师把卷子全都摊开,右上角的分数整齐露在显眼的位置:“陶竹同学的成绩还不错,就算是在我们这她也算是能排到中上游的,能看得出来有学习的底子和能力。” 这句话之后,她微笑的表情变得严肃:“就是她这个英语,确实拖了她的后腿,而且是拖了很严重的后腿。” 陶竹默默点头,同意老师的话。 “高二离高考虽说还有两年,但咱们经历过的人都知道,这里面时间有多紧,说转眼就到了一点都不过分。”陈老师把蒋俞白当成陶竹的哥哥,推己及人地说道,“更何况咱们还有其他学科的进度要赶,我估计她没那么多时间花在英语这个单一学科上。” 陶竹听得眉头都皱起来了,怎么跟被判了死刑似的呢? “针对她的情况,我刚才跟我们办公室老师讨论了,我们都建议她留一级,从高一重新念起,我建议咱们回去跟家长监护人商量一下。”说是建议和商量,但陈老师的口吻毋庸置疑,她拿起陶竹的户口本和学籍证明又看了一遍,“而且她本身年纪就小,应该当地是入学早,留一级压力小一点,到时候还是跟同班同学一样大。” 蒋俞白颔首听着老师的分析,一直没说话,刚要开口,被陶竹清脆地插了句话。 尽管她听到留级这事心里很慌,手心都潮了,但语气依旧笃定:“老师,我不想留级。” 陈老师和蒋俞白都朝她投来意外的眼神。 陶竹很坚定,她骨子里有种劲儿,什么都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