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发,底层的温顺的「屁民」们也开始搞事情。 「豪格还没有从朝鲜顺利撤出来。」多尔衮顿了顿又说道: 「海州等地还得派人前去防守,绝不能让武大定等人顺利进攻,威胁辽阳,亦或者渡过辽河,配合李定国夹击广宁北镇。 多铎,此番你带领两万人前去同武大定对阵,他作为侧翼,人数也不是很多。」 「好。」 多尔衮能派出去的统帅,也不是很多。 像济尔哈朗目 前还得站在顺治旁边,以防止多尔衮的势力突然发难,或者说是相互制衡。 别看都要到了危急时刻,想要当皇帝的脑子,都是不正常的,会干出许多不符合逻辑的事情来。 不要以为到了危急时刻,大家要团结一心,共同抵过难关。 几方势力多是想要干掉其余势力,只有我真正掌权,才能带领大明/清走向强盛。 多尔衮面对这个烂摊子,也没有想着要称帝的事情。 而是要积极把大清各个力量都凝聚在一起,用来抵抗锤匪的军事威胁。 但目前而言,他布置下的陷阱,又失去了一个。 一想到这里,多尔衮就觉得头疼。 面对锤匪的战事,接连损兵折将。 单纯的粮草运输,半路上的损耗,就让他心疼不已。 一旦丢失了海州等地诸王的庄园,那就更没有人听从他的命令了。 所以他才会派多铎去护住大家的利益。 「石延柱等人战败的消息是瞒不住的。」 「武英郡王再请战。」 范文程脸上露出凝重之色:「若是让武英郡王放手一搏,也未尝不可!」 守城面对锤匪是没有什么优势的,那就只能打野战了。 尤其是红夷大炮运输困难,不容易跟上。 多尔衮再次站起身来,走向地图,仔细观摩,广宁等地是绝对不能丢的。 一旦丢失,锤匪的兵力就能压到盛京周遭。 本来田地里收成就极为困难,一旦被他们压制,那想要种田回血也就难了。 况且他们本就不擅长种田,而是多靠着抢掠明军以及百姓,还有走私等,才能维持住养这么多士卒。 努尔哈赤定下的亦农亦兵,完全是按照大明模式走的。 现在因为征战,八旗士卒一般没法种地,只能一直都在前线待命。 这几年大清的战事都没有停过,早在松锦之战的时候,皇太极就撑不住了。 现在更加完蛋。 待到众人退却后,多尔衮留下多铎,叫他莫要放松警惕,万一粮草供应不及,可以就地取粮。 多铎明白他亲哥的意思。 那片需要防守的土地几乎全都是大清高层的农庄,与其便宜锤匪,不如自己先用了。 绝不能因为顾及什么,就错失良机。 有什么事,多尔衮在朝堂内给他顶着。 待到众人走后,大玉儿手里挥舞着团扇,询问最近的战事局面是否极为恶劣? 在清廷而言,反倒没有什么女子不得干政这种「祖训」。 况且有大玉儿的儿子顺治在外,她很是在意自己儿子皇帝的位置能不能坐稳。 如今的局面,也只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