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如此设想有其一定道理。 明朝虽然衰败,但其国力远比大清雄厚。 长期下去,大清是难以维系的。 皇帝对于洪承畴还是信任的,让洪承畴放手去做。 但,陈新甲坚持他的观点。 前线督师与兵部尚书难以取得一致的观点。 一方面是洪承畴是知兵之人,又在前线,自是晓得该如何应对。 但陈新甲考虑的则是部队驻久了粮饷缺乏,皇帝下令赏赐一万两银子,还得扣扣嗖嗖,东拼西凑。 若是洪承畴长久的在辽东进行战事,大明根本就打不起的,能速战就速战。 可陈新甲没有考虑过,其实清军也遭不住这么长久的拖延。 但最终时间拖的越久,赢家可能既不是清军也不是明军,而是锤匪罢了。 郎中张若麒见明军与清兵交锋有一点小胜,就密奏皇帝认为锦州之围可以立即打破。 陈新甲写信给洪承畴让他立即进攻,皇帝也准许刻期进兵。 但洪承畴以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拒绝速战速决。 从五月到七月三个月期间,大明援军屡进,清军亦奋力阻击。 双方在松、杏之间不断发生战斗。 可总体而言,大明援军锐气正盛,颇有战斗力,小有胜利。 就连一心想给大明当狗,可在现实面前不得不给清军当狗的朝鲜人,也一直都在关注双方的战事。 经过他们的亲身观测,清人围锦州,数次与汉兵交战,而汉兵尚强,亲王派人去“汗王”处请求援军。 而且朝鲜还把情报传回本国,清人与汉兵相持,清国三大将降,二大将战死,恐大明会战胜。 朝鲜高层方面得到这个消息,都极为亢奋,忍不住多喝几两小酒。 毕竟当大明的狗,才是他们最愿意干的事啊! 唐通听着硕托的汉话还是有些口音:“你方才说的是真的?” “我骗你做什么?”硕托指了指他自己的脸道: “若不是怕我的面孔过于熟悉,也跟着你一起在这里等待结果了。” 唐通倒是觉得大帅的思路有些奇怪。 这近三个月的战事,一直都是明军占据优势,清军不利,他怎么就觉得洪承畴会败? “若是还有不明白的,就看看这封信,看完后烧了就行。” 硕托掏出那封密信,叫唐通仔细看。 贺今朝给他写的亲笔信,跟硕托与他说的差不多。 若是洪承畴战败,你就投降清军,以待将来起事。 大帅对于辽东的消息来源过少。 这几年往辽东安插的谍子也有,不过多是能探听纸面上的事情。 就连硕托也是动了一些他自己的心腹,但多是下层军官,对于大清高层消息来源,几乎没有。 皇太极往锤匪地盘扔谍子,也有安稳下来的,只不过探听的消息多是没什么用,也不好往外传递。 贺今朝也往皇太极的地盘扔谍子,探听的也多是杂七杂八的一些消息。 唐通对这些都略过,仔细看了看贺大帅对于辽东战事的分析。 洪承畴虽然是个有本事的人,但大明朝廷的那些官员不给力,无法完全听从洪承畴的建议。 最后洪承畴大概率会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