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是做酱的最好时节。 种秋泉瓜时用以肥田的大豆早熟了,心与赶在立冬前采摘,就储存在空屋里,此时取来,在甑中平整铺开,不加水,架在灶上,就这么干蒸。等到蒸汽笼起,以水气蒸半日,把甑子端下来,将沉在甑底的大豆翻到最上面,而上头已熟透的豆子沉到下方,再蒸半日,则能至生熟均匀。 日落西山时分,心与打开甑子,抓了一把捏在手心里搓了搓,又贴在鼻子下扇闻豆子散发的气味,发现火候仍不够,还需再烘一整夜。 前半夜还能盯着,后半夜无人看守,那么对火力的掌控要求极高。 于是,她趁天未尽黑,下山去捡牛屎。 入冬后,牛屎便是极好的燃料,山坡上的早给村里的孩子清干净。左思右想,心与只能往郑二家去打听。郑二一听她是烘大豆用,要不了多少,当即应诺,又见她被寒风吹红脸颊和鼻头,立刻邀她到屋里小坐,自己拿个萝筐去装。 心与坐不住,在窗前徘徊等候,抬头时正好看见荷花婶拿着剪子修剪桑枝,心里蓦然一动。 这些日子以来,活着的信念占据了她所有的生活,卖力的干活更是让她短暂忘却痛苦不堪的过去,经过几月的努力,是有衣有屋,能蔽体御寒,也有粮有肉有菜,温饱不愁,但这不代表过去已经彻底从她的记忆中摒除。 桑养蚕,蚕吐丝,丝织绢。 这不禁叫她回想起初夏,自己被抬到祝府的那惊魂一夜。她的命是三少爷救的,想起他的遗愿,死前仍惦念的画绢,便动了织布的念头,决心在囊中有余,生存全然不成问题之后,尽快安排起来。 不足半盏茶的功夫,郑二提着半沉的筐子回来,一路送她出了小竹村,还客套承诺她不够再来取,不过一句话的事。 回到小院,心与将牛屎倒出来,堆在一起,点火焚烧,看烧得差不多,便用草木灰浇盖一层,形成煻灰火。用这样精致的小火再蒸一日夜,豆子便会由黄转黑,届时取来筛子,铺在太阳下晒。 除了豆子,盐、黄蒸和之前酿酒余下的神曲也得提前摊在石头上一并晒干。 心与铺晒完,已累得四肢无力,恰逢冬日的好天气,不再冷得缩手缩脚,于是便坐在一边的马扎上,昏昏沉沉打瞌睡。 本是打算眯个半炷香功夫,没想到却睡了大半日。 梦里,她回到了小时候,娘未离家,爹不嗜赌,大哥在山上割猪草,自己则在厨房帮着淘米蒸饭,日子不富裕但却温馨。 醒来时,夕阳烧灼彩云,日头已偏西。 于是,她收拾收拾,准备回屋,待明早卯时起身,再来用筛子筛皮。可刚抬脚走了两步,余光却瞥见地上豆子有异,她回头仔细一瞧,发现被人摆了个流口水的笑脸。 心与不迭四下张望,忍住没将那笑脸抹去,而是默默在旁,摆了一张臭脸,笑着拎起马扎回了房间。 鸡笼里的大公鸡刚唱第一声,她便穿衣起身,简单洗漱吃喝后,缠上头巾,扎起袖子,端起筛子将大豆在怀中筛去,确保粒粒均匀。再捣碎曲团,舂去豆皮,加上晒干的盐和黄蒸,一道放入泥瓮中密封。 之后,她又做了些鱼酱和肉酱,也如法炮制,泥封妥当。 当到了年关,刚好能拿出来吃,到那时即便一个人,也能过个欢喜年,应了那年年有余的好兆头,来年积蓄满满,富贵如山。 想到这儿,心里的喜悦满了出来,忍不住想同人分享,左思右想,对象也就只有一个。于是,她伸长脖子探头,朝左手侧的屋子瞟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