籍守尚未回到宫中,消息便已传到皇上耳朵。对于参黎的要求,长卿倍感无奈,太子妃行事他有所耳闻,虽有不妥但无大错,贸然降嫡为庶,朝堂更是纷纷扰扰。参黎的行事手段,在苏府此事中显露出来,一直收集苏府罪证隐而不发,真正行动一击则中。偏偏有理有据,让人挑不出错。官场民声均站在她一边,顺势也铲除一部分朝中毒瘤。以郡主之身行事,世家夸赞其行事端庄有礼,流民涌入京中时也及时施粥,布施,民心所向。加上自己外甥女这一层隐秘关系,其实她更适合当一国主母,嘉语虽不适合,谭将军手握重权,因此事生隙。亦是不妥。之前参黎放出有孕一事,也是防着被篡改身份入府为侧,虽是被人算计,但帝皇心思深,反而生出几分欣赏,不免生出几分试探。 过的几日,司农在朝中上表,言及此前在温泉庄子试种的第一批海外农作物已经成熟,虽技术不算成熟,但亩产贰千斤,若得全国推广,定能大大减少饥荒。长卿大喜,当朝点评郡主,“常安郡主一心为民,得此物品不为功利,献与我朝,于国大功。当赏。”朝堂虽有小吏想说些什么,已被自己上官眼神制止。此时瑞平也带来消息,携海外国使团前来邦交,愿两国交好,献上本国国宝狻猊以表诚意。长卿大喜,朝臣纷纷道贺,长卿命鸿胪寺卿安排使团安置,后赏赐瑞平。心中对参黎也是多加满意,窃取他国之宝惠于本国,还能建立邦交,此等眼界属实难得,心中天平渐渐倾向参黎。 消息灵通人家均知郡主腹中乃太子之子,今日又见陛下对郡主多加赞赏,却没有趁机赐婚,心中不免多了几分揣摩,户部尚书已从刑部尚书那里知道郡主志向,见长卿没有下旨鸠杀反而大加赞赏,对帝皇心意已有几分肯定,私下命门徒收声,按照指点,梅竹也得到消息,对自己主子的做事虽震惊却也支持,书信一封给到岳父,长安总督惊讶于自己女婿与参黎的私交,细细思虑之后觉得尚可一搏。上达天听,当朝奏明郡主于国大功,淳和敦孝,怀有皇嗣,应立为太子妃,此表一出,朝中掀起一片巨浪。 大臣分为几派,以礼部尚书为头的斥责该女放荡不堪,若为太子妃,岂非贻笑天下,民间效仿,礼制分崩离析,如何依法治国。谭将军旧交等也纷纷站出来表示反对,朱鉴看朝臣愤愤,看向籍守不免带了几分讥笑。户部尚书也站出来,言及郡主品行端正,于国有功,引荐邦交。刑部小官站出来,言及民间风向开放,女子婚前失贞并非大错,抨击放荡过于苛求。长卿被吵得耳朵痛,此事伤脸,歇朝三日。 嘉语在太子府心神不定,如今坊间太子府流言纷纷,她虽不放在心上,却也不免担忧。抚摸小腹,若是天家执意贬嫡为庶,将军府不能受此大辱,只能三尺白绫。谭夫人恐宫中生变,传消息让嘉语卧病休养,免掉宫中请安,一纸书信快马来到边疆,谭将军收到消息也是大惊,他深知夜长梦多,遂立马写上请安折,对陛下表示忠心,最后提及一句,请太子妃安。命长子次子疾行回京,充当助力。暗中跟儿子交待,不可对郡主无礼。 谭夫人给郡主府递了帖子,其他人可不见,但将军府参黎却不好避开。谭小将军多年未回到京中,对于这位本想求娶,眼下惹得风雨满城的郡主实在好奇。便随着母亲一并前往郡主府,府中植被众多,错落有致。正是盛夏,许多树上结了果子,沿栏见野鸭白鹅自在行动。郡主府下人不多,井然有序。待来到主厅,便见一女子坐在位子上。容貌惊人气质更盛,让人不敢多看。参黎给将军夫人行了一礼之后坐下,谭小将军瞥到她小腹隆起。参黎与谭夫人并无太多话语,对于夫人此行也心知来者不善,懒于应对,请来外祖母作陪,待的一时便离开,谭夫人无法开口,憋了许久只得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