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圣皇太后作为嫡母,面对皇权被挑衅,的确对高拱心生警惕。 张居正的话,让她提起来的心放下去了。 慈圣皇太后道:“高拱,张先生所言是否属实?” 高拱终于想起当日场景,自己随意抱怨一句,差点送命,低头道:“张阁老所言属实。君王政务繁重,事关大明社稷,臣担忧陛下年幼无法亲政,而臣年事已高,害怕无法替陛下分忧,无法活到陛下亲政之日,故而有感。是臣自命不凡、狂妄自大,我大明人才济济,张阁老、小高阁老赤胆忠肝,不怕后继无人。” 这一番话推心置腹、情意绵绵,仁圣皇太后对高拱一直没有偏见,最先被感动,看着慈圣皇太后低声道:“妹妹,看来高阁老确实无谋逆之心。” 慈圣皇太后明白“十岁孩童如何做天子”与“十岁天子如何亲政”几字之差,差之千里,再为难高拱只会让人寒心,但心有不甘,道:“高拱虽无谋逆之心,然身为内阁大学士,不以身作则,辅佐尊奉皇上,反而出言不敬,可见着实不配为大学士。” 仁圣皇太后心中大惊,她虽知慈圣皇太后一直有干政之心,但毕竟顾忌重重,不知为何今日毫不遮掩了。乾清宫已经被她的人看住,皇上现在也不敢忤逆她,她还不满足吗?辅政大臣,事关重大,自己不能坐视不理。 高仪眉头紧锁,看来今日明显是想要扳倒高拱。 表面看起来是冯保欲报复高拱,上告此事,但高拱倒了,最终获益的还有张居正一派。 慈圣皇太后一力促成此事,仅仅是为了泄愤吗? 她必然能从扳倒高拱中获得实际好处,如今看来应该是她与张居正达成默契。张居正对她借管教万历小皇帝之名进而干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她也要支持他成为首辅。 那自己怎么办?高仪惊出一身冷汗,自己一直不站队,看起来谁都不得罪,但等一家势大,再投靠就来不及了。 又听慈圣皇太后对万历小皇帝道:“皇上应该将高拱革职,贬回原籍,以儆效尤。” 朱翊钧这段时间十分听话乖巧。不敢反驳慈圣皇太后,似手足无措般,转而问仁圣皇太后:“母后,革职会不会太严重了?高拱一把年纪,还是父皇最看重的人。” 仁圣皇太后虽不通政事,但当初隆庆帝驾崩,既然将高拱命为辅政大臣,自有他的道理。 隆庆帝虽平庸,但不愚笨,看人眼光也不差。 更何况,隆庆帝临死前将朱翊钧托付给她,却没有托付慈圣,难道隆庆帝不知作为皇帝亲母的慈圣比自己更聪慧、更有政治才能吗? 自然不是,而是他不愿看到今日局面。 思绪稍稳,仁圣皇太后安抚朱翊钧,道:“高拱所言确实不敬皇上,但皇上说的也有道理。你母妃也是为了你着想。” 似被肯定的孩子,朱翊钧一喜,道:“父皇当初让高拱做辅臣,朕不愿违背父皇遗愿,但母后和母妃说的也对,不如……将高拱降为次辅!让他知道对朕大不敬的后果,朕虽年幼还未亲政,但也绝对不是他们能看轻的。” 慈圣皇太后面露不悦,却不好责怪。于理,仁圣皇太后所言并未不妥;于法,仁圣皇太后是正宫,是皇上嫡母,在大臣心中地位甚至高自己一头,她的话皇上也要听。 高仪一改往日温吞,快速道:“陛下圣明。” 高拱:??? 心情复杂,但他不傻,朗声道:“谢陛下、谢两位娘娘开恩,臣知错了,以后必定谨言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