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太傅颔首:“原来如此,老夫明白了,你倒是好学。” 苏秦略微松口气,算是过关了。他现在面不改色的说起谎话,实乃形势所迫。于是站起身沉声道:“太傅过奖了,小子可担不起好学二字。” 对此,王太傅称赞道:“瑞阳侯,老夫说你当得起,你便当得起!况且,你能拖着病弱的身子坚持读书习字,还不骄不躁将所学的农事对佃户们倾囊相授,创造了六百斤一亩的高产,实在另老夫佩服。此前,你将生母的嫁妆送到老夫府上来,老夫与你母亲曾见过数面,你也算是老夫故人之子,想必你母亲在天之灵见到你这般,必定会很欣慰。” “多谢太傅夸赞,小子受之有愧。可惜小子未能得见外祖瑞阳侯风采,但必定不会辱没瑞阳侯的门风!”苏秦谦虚的弯腰作揖。 这些话让王太傅频频点头:“好,有志向的小友,瑞阳侯,快些坐下。老夫还有话要与你说。”就冲着苏秦的这份心,就足够了。 紧接着王太傅又追问起佃户工钱和赏钱一事。 苏秦忙解释:“回太傅,小子带人走访十个佃户家中发现,他们家中人口众多,田地里的收成交完租子后勉强能维持生活,根本就不能余下更多的钱财改变家中的生活环境。 最让小子感慨的是,他们家中的十岁左右的孩童就得跟着大人们一起去田地里干活。小子虽说自幼身子孱弱,但也不愁吃穿,更用不着下地干活。看着他们,小子心中就感慨,为何有不一样的差距。后来小子再三思虑,一切都是因为钱财。 若是普通的老百姓家中有多余的钱财,首先能改善家中的伙食,其次还能改变后辈的命运,能让后辈多习字,懂得更多先贤们的道理。或许这些钱对小子来说,不算什么,可对那些孩子来说,便是希望。达官贵人家中的孩子三五岁就开始启蒙,早早的学习圣贤的知识,小子觉得能多做一些有助于百姓的事,外祖父和母亲想必也是支持的!” 闻言,王太傅皱眉:“所以你就想出给佃户们发工钱和赏钱?” 端起手边的茶盏抿嘴喝了几口润润嗓子后,苏秦继续道:“回太傅,首先小子不能肯定孤本上的农事一定能让稻子高产,其次工钱是为了让佃户们日子宽裕些,更有激情听小子的命令。至于赏钱,那是小子觉得,得多鼓励佃户们,增加他们的动力,这样稻子更能高产。 小子不是大善人,也不会白白的把钱送给佃户们,要让他们知道:劳有所得,老二所得。这些都是小子一些愚见,让太傅见笑了。”态度放低,谦虚才是王道。 听着苏秦的一番话,王太傅若有所思的盯着他,半晌问道:“瑞阳侯,你可想过今后的路怎么走?” 苏秦??? 见苏秦沉默不语,王太傅站起身走到他身边,轻拍着他的肩膀,道:“既然没想好,就回去好好想想。” “太傅,您这是何意?”苏秦诧异的追问。 王太傅笑了笑,随后伸手指了指脑袋,便离开了。 独留下苏秦静静的坐在椅子上发呆。 —————— 荣国公府 散值的荣国公一回府就直奔寿安堂,要见老夫人。 片刻后,张嬷嬷请荣国公进去,同时仆妇们都退下。 老夫人正在吃瓜果,见到荣国公来了,忙招呼:“老大,你也过来用些,张嬷嬷,去给老大......” “儿子有些话想单独与母亲说。”荣国公打断老夫人的话。 老夫人看了一眼荣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