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内心千回百转,说出口也就两条: “我认为不仅要建学堂,还要建成书院,不仅要建成书院,还要和当前的官吏选拔挂钩。” “秦州当下困境破局的关键在于人才。征战御敌需要人才,安定后方需要人才,生产发展需要人才。人才何处来?无非是识别与任用。” “其一,乱世之中,世家地位岌岌可危,以往世家子弟尸位素餐可保王朝稳定的局面一去不返,秦州的每一个关键之位需要的不再是良莠不齐的世家子,而是真正有能力有魄力愿意为民办事的人才。所以,我们的眼界宜当放宽,只要德才兼备便来者不拒。如何挑选?我有一良策,正如刚刚璃蓝所说,可以考校她,侯爷也可科考取士。” “其二,乱世之中,有学识者少之又少,如何培养更多人才?如此便需要建立书院。以侯爷之名建立凤安书院,吸引和培养志同道合之人,学成之后可参加科考获得官位,如此便可使侯爷治下各地效仿之,假以时日,秦地必然学风可成,人才辈出!” “如此行事,和其人是男是女又有何关系?如今乱世,征战不断,男丁凋敝,不妨放宽,反而更得益处!” 顾云夏每说一句,萧衍眼睛便更亮一分,待她说完,他抚掌赞道:“大善!” 她是怎么敏锐地发现了他当下的人才困境,又是怎么聪慧地提出这般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萧衍感叹完,心中又涌出丝丝缕缕的喜悦,幸而有她。 其余三人反复思索顾云夏的这番话,仔细咀嚼,才意识到确实妙极。 困境何解?以人来解。 所需何人?德才兼备。 如何识人?科考取士。 若是无人?书院培育。 便是公孙明也不得不承认,有用且可行。 虽说势必会触及世家利益,但萧衍手腕强势,以雷霆之势处置了赵李两族,早已威震了世家豪族,若是再敢阻挠,相信萧衍不怕再多灭几族。 唯一的一点便是,“侯爷,仍是无钱,如何是好?”左修还是坚持这一点,这一切都需要银子铺路,但府库已然空虚。 萧衍闻言,一双丹凤眼深沉似水,他薄唇紧抿,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无边的夜色,此刻的他犹如在暗夜行走,无灯可用,无迹可寻,只能摸索前行,但他希望一步一步走得踏实,如此终有一日可见光亮。 既然无钱,那便生钱。 一场战乱,百姓无银;一场洪灾,豪族无银。 但秦州地大物博,从南到北绵延千里,物产丰富。 通商之路必须开通。 此次徐严明抄家抄出万两金银,其中有近三分之一是他和富商走得近,参股所得。 可见,商业可富民,民富则国富。 沈哲脑子活,正好适合。 萧衍回身,说完自己的想法,公孙明又补充了几点,如此便定了下来。 突然被委以重任,沈哲还有些受宠若惊。 但萧衍已进入了下一个问题。 之前他和陈留案、公孙明都讨论过的官吏之弊。 秦州许多官吏贪污腐败、草菅人命,必须立刻革职,可革职之后由谁继任便是问题。 但今日顾云夏给出了解法,那不如就尽快地用起来。 先在四地组织一次现任官吏的考察,再把派去四地监管的官吏召回,由凤安这边统一商定决议